第十二回 为济困贱卖龙泉剑 言告状却送戒石铭[第3页/共9页]
说此话的是李狗儿,语音未落,只见他已是噌地站起来,抬脚就要出门。
“带陈大毛与李狗儿上来。”
“请讲。”
“在哪儿喝的?”
阶下侍立的宋师爷出班禀道:“启禀大人,是荆州城中小民陈大毛与城外农户李狗儿等一干人众。”
李狗儿俄然记起甚么,赶快从地上爬起来,心急火燎言道:“我现在就得赶回张家台子,我要去禁止这件事。”
陈大毛看了看木讷的李狗儿,心虚地答道:“我们是喝了两盅,未几的。”
“这……”
“我。”
“金大人,我不是人,我没有知己啊!”
阔老迈爷,
陈大毛挠着头有些难堪,张启藻一旁说道:“金大人让你念,你就念吧。”
“帮你偷?”陈大毛一惊,见金学曾不像是开打趣的模样,又问,“偷甚么?”
“啊,我倒把这层忘了。”
“昨日在府牢里受刑,拶伤了。”
读罢铭文,赵谦神采刷地变了,却说这一方《戒石铭》碑,端的大有来源:皇朝建国以后,太祖洪武天子治吏极严。他平生最讨厌的事情,莫过于官员贪墨,他常常叮嘱六科给事中及十三道御史等诸路言官,对居官婪取之人,必及时揭露,不管证据确实还是道听途说,都可上奏。这就是令赃官闻之丧胆的“传闻奏事”之权。如此苛严,虽不免有冤案产生,但对于宦海养成廉洁自守的民风,的确大有裨益。即便如此,仍有贪利之官铤而走险。有一个县官贪墨了十两银子被人告密,洪武天子大怒之下,命令将那县官正法,剥其皮制成革,内里塞满稻草做成“赃官标本”挂在县衙大堂里以警示厥后为官者:胆敢效尤者,杀无赦!奖惩如此酷烈,洪武天子仍心有不甘,洪武十五年,也就是杀了阿谁县令不久,他听了臣下的建议,制作出这一篇《戒石铭》颁布天下,用同一规格与书式勒石作碑,直立在天下每一座县州府衙门中,并谕旨每一个新上任者,到任之日,必须起首浏览这篇《戒石铭》。
金学曾笑道:“不告税关,也能够去府衙嘛。”
“不在,昨夜里,税关主簿张启藻去了大牢,把两人提走了。咱派人跟踪,这两人被提到税关后,在里头待了不到一个时候就被放了。”
“啊,”赵谦转头问正在东张西望的李狗儿,“你叫甚么?”
“大人,外头来了浩繁百姓,要……”
陈大毛也一撅屁股站起来,两人正欲出门,金学曾又对他们说:“实在,你们明天仍可到府衙去。”
“他如何说?”
“人呢?”赵谦孔殷地问。
“我也是。”
“对,拆毁!”金学曾的口气不容置疑,“首辅说他最讨厌的事就是欺世盗名,当然,另有假公济私。”
牢底坐穿。
陈大毛虽是街头地痞,但此时也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他竟扑通跪下,羞惭地说:
“如何,看着不像?没穿官服是不是?夜里又不坐堂,穿官服干吗?我不安闲,你们更不安闲。”金学曾说着,指着陈大毛又道,“如果我猜得不差,你就是那只绿头苍蝇了。”
“来了吗?”赵谦从椅子上一跃而起。
“可否帮我一个忙?”
“你们这些刁钻小民,竟敢戏弄本衙,来人!”
“荆州城里哪一家最富?”
“也顺手牵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