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太子无心闲房搜隐 贵妃有意洞烛其奸[第5页/共10页]
“我看鞋头上绣的不像是猫头。”
隆庆天子一声厉喝,忍耐了半日的肝火终究歇斯底里发作了。他气得浑身打战,伸脱手指头,指导着跪在面前的陈皇后和李贵妃,颤抖着说道:
“是,太子爷。”
冯保听得出孟冲这句话的分量,皇贵妃的令旨比起皇上的圣旨来,的确是芥末之微不在话下。这口气忍不得也得忍。冯保眸子子咕噜噜一转,把满脸杀气换成佯笑,说道:“孟公公既是奉了圣旨,这李厚义就交给你了。”他朝黑靴小校挥挥手,顿时给李厚义松了绑。
“为我?为我筹办做甚?”
“如此甚好。”
“请皇上降旨,把冯保安插的各处宫禁全都撤掉。”
隆庆天子说这话时,口气更多的不是气愤而是伤感。那副颓唐的模样,仿佛不是九五至尊,手中并不握有生杀予夺之权。孟冲听罢甚觉苦楚,哀告道:
待张贵的脚步声消逝,孟冲这才小声奏道:“万岁爷,宫中出了一点事。”
孟冲心气再憨,也听出冯保口气不善,忍了忍,问道:“就算有人想杀人灭口,你如何就鉴定,此人必然是李厚义?”
隆庆天子装胡涂,陈皇后没有李贵妃那样的小巧心机,说话不知委宛,这时俄然插出去冒莽撞失说道:
这莫名其妙的答复,倒让朱翊钧给愣住了:“喂蛤蟆,喂蛤蟆……”他念叨着,感到不成了解。
随即就听到一阵急仓促的脚步声穿过游廊,孟冲刚一进门就跪了下来,气喘吁吁说道:“主子孟冲叩见皇上。”
小寺人没防备这一脚,顿时往前摔了个嘴啃泥。本想放声大嚎,但一看这位太子爷来头不善,忍住疼痛,又爬起来跪好。
“他是教坊司掌作,王凤池归他管带,第一个值得思疑的当然是他。”
“我有皇上的旨意!”
“冤枉不冤枉,进了东厂便知,绑了!”
朱翊钧镇静地说:“走,我们也归去扎个鹞子放一放。”
隆庆天子本想躲避,见后妃二人决计胶葛,内心头便不欢畅。他本能够强行逐客,怎奈他又贫乏这类魄力,无法之下,只好哭丧着脸,又坐回到绣榻上。
朱翊钧一听泄了气,不无伤感地说:“孙海,宫外头有那么多好玩的,我真不明白你为甚么要进宫来。”
“隆庆三年,已经三年了。”
小寺人说着,又把那两只竹筒搬了过来,在蛤蟆两边分开倒着摆好,竹筒口相对,中间隔着两尺多宽的空位,小寺人一击掌,红背蛤蟆便爬向左边的竹筒口,白背蛤蟆爬向右边的竹筒口,小寺人又是一击掌,两只蛤蟆便朝着竹筒口鼓腮起跳,连续停止了三次,然后缓缓挪过身子,靠着竹筒趴下,脑袋都对着竹筒前的空位,这时候,只见竹筒里竟爬出了两队蚂蚁,红背蛤蟆这边爬出了红蚂蚁,白背蛤蟆那边爬出了白蚂蚁,两队蚂蚁直直地爬成两条线,一红一白,比墨斗线弹得还直。小寺人又一击掌,两只蛤蟆在竹筒边又鼓腮跳了一跳,而这两队蚂蚁也像得了号令,吃紧地往对方线阵上爬,顿时队形大乱。只见红白蚂蚁各自捉对儿厮杀起来,昂头拱腿,抵角相扑。搏战了一会儿,白队的蚂蚁明显抵挡不住,开端溃败。红队蚂蚁则越战越勇,乘胜追击。这时,小寺人又是一击掌,两只蛤蟆便开端向空位上爬。而正在厮杀的两队蚂蚁也赶快鸣金出兵,各自归队,一溜线儿地回到两只竹筒中。那两只蛤蟆还是如前样,头朝着太子,乖乖地趴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