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减免田赋匠心独运 咆哮公堂微臣求谒[第3页/共5页]
“王大人,有人在前院里打斗。”
“这好办。”王国光说着大喊一声:“来人!”
来者递了名刺过来,金学曾接过,一边念一边往登记簿上填写:
“不如何,部堂大人正忙着呢,待会儿让司务官去帮你申请。”金学曾说着就跷起二郎腿,闭目养起神来。
“何事?”
“礼部司务纪有功,衔六品。看你这神情,比郎官还要势派。叨教有何公干?”
“难就难在人上头。”王国光点头叹道,“现在这世道,要想找个真正的人才,真是比登天还难。”
“首辅如果别出机杼措置此事,恐怕又会招致非议。”
“瞧你那德行,榆木脑袋棒棰腿,鳝鱼眼睛狐狸嘴,高低摆布看不出小我样儿,还敢骂咱爷是小人!”
“哪个衙门的?”金学曾问。
纪有功终究按捺不住,歇斯底里骂了一句。金学曾就是想要激愤他,这会儿收起二郎腿,霍地站起,把两道稀少的倒八字眉一拧,以牙还牙骂道:
“前次讲过,天下十大税关,一年所收商税统共也有六十多万两银子。这些时,咱让金部将隆庆元年以来税关收税环境列表备查,发明缝隙很大。一是漏收少收,二是处所剥削,作假账蒙骗朝廷。其关键在于这十大税关都由地点州府通判掌管。通判位卑,上头有知府同知,这些人屁股底下坐着的是本州本府的好处,底子不会经心全意保护朝廷好处。就像这位杨用成,事前不作任何申报,就敢私行做主,调用本该收返国库的香税银。说到底,就因他是礼部官员,户部管不了他。要想处理这一弊政,包管朝廷赋税支出,咱以为只要变动税关的办理体制。”
“见他没用,你得见部堂大人。”
“太仓是空的,里头只要蜘蛛网和耗子,你要不要?宝泉局里另有几个印钞的版模,你要不要?”
“如何啦?”金学曾两眼一睁,他是在装睡。
王国光答:“再不能让处所代收,改由户部直接任命各大税关的征税御史。”
“礼部。”来者口气很大。
王国光所言之事,张居正也是久萦于胸。这类人事办理上的弊端,不但反应在户部,就是兵部工部等其他各大衙门也都有。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又不管事,导致靡政连绵法律不畅。一些任事之臣想有所作为,常常是到处受掣,未建其功而谤议四起。张居正早就故意鼎新,只是一时得空顾及。现在王国光既然提了出来,他感觉让户部带个头先行鼎新也好,因而问道:
“这一建议甚好。汝观兄既然已想得透辟,我看事不宜迟,从速筹办才是。不过,此体制从建国之初因循至今,固然扯皮拉筋,各衙门也都风俗了。一旦变动,各处所州府少了一块肥肉,必定会激烈反对。以是,这里头的困难要想很多一些。我看,这十大税关的主政者,级别也不能太低。不然一到处所,那些知府还会居高凌弱,衙门之间龃龉更多。总之,你要想得细一些。待呈报皇上获得旨意以后,再见同吏部一同详议,一俟肯定便成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