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玉蟾楼密议掏墙法 夫人庙乞讨护身符[第6页/共9页]
“你敏捷派人去山西蒲州。”
褚墨伦插话:“冯保这只老狐狸,要么不动他,既然动了他,就得一棍子将他打死,不然,让他喘口气儿反攻过来,我们断没有活命的事理。隆庆六年,高拱与他斗,吃的就是这个亏。”
“墙既推不倒,你们就掏墙脚。”
李植答复:“咱点了三汤四羹五大菜,都是这里的招牌菜。店家,你再给首辅大人报一次。”
张顺道:“小的发觉这玉蟾楼鱼龙稠浊,有很多形迹可疑的人。”
“尝尝吧。”妙尼说着把四位客人睃视一遍,又选中徐爵说,“还是有劳你,到前院找个女孩儿,让她从后廊走一遍。”
“你小子长的是狗耳朵,甚么都想听,”张四维密切地骂了一句。忽见门外白纱窗下人影儿一闪,忙警悟地问了一句,“门外是谁?”
张四维说:“老白烧是要,其他好酒也拿两三样上来。菜呢,点的甚么菜?”
中秋佳节各衙门按例放假一天。张四维整整一个白日闭门谢客,猫在书房里草拟条陈,阐述为何不能给冯保册封的来由。这一辈子他给皇上写过的奏本,大大小小拢共有上百道,却没有哪一道奏折像明天如许叫他费经心机,前后不过数百个字,竟折磨得他茶饭不思。写完以后,心下一松,不觉天气已暮,但见幽深高远的穹隆之上,却早推出了那轮明月。此时都城里多少官商士民人家,无不肴果满席道贺佳节,或诗文觞咏或丝管竞奏,或酒垆茶灶仙侣嘉会,或倚红偎翠泛舟清论。张四维因新任首辅,家中自是更加热烈。傍晚他自书房出来,正说高欢畅兴与家人一起吃顿晚宴,经张顺提示,他才蓦地记起数日前李植等一帮弟子就来讲过,中秋节早晨要请他到玉蟾楼弄月,他当时是应允了的。此时忙到后院挑了一件夹料纻丝酱色雷公袍,换下家居便利起坐的开襟大褂,并选了一顶金丝起箍的坡公巾戴在头上,命即速起轿,望玉蟾楼仓促而来。
“师父分开京师四十年了?”王篆插话问。
“是啊,你看外院这些人,说是来拜太阴,有几个诚恳的?在花蕊夫人铜像前还唧唧喳喳笑闹不断,回身离庙,就更加没有端方了。”
“听到这动静,今早晨醉死也值得。”
“还要补一道菜。有一次老夫在你们店里吃过的,叫梨片蒸果子狸。这道菜温补治秋燥,这时候吃合法律。”
“大抵是。”
“秋菱的事办了吗?”妙尼问他。
“咱派部下人前去办理去了,教员父放心,误不了事的。”徐爵说着,又问王篆,“王老爷,妙尼师父露了一手儿吧。”
“阿弥陀佛!”
妙尼向客人打了个顿首。徐爵又指着冯保对妙尼先容道:“这位是咱家老爷,这二位是咱家老爷的朋友,一个姓梁,一个姓王。”
王篆已是对妙尼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抢着答复:“秋菱的赎身银子我出了。”
“啊,你有啥事?”
“咱就不信这个邪!”李植悻悻然说道,“座主大人,门生按您的叮咛,公开里查出了冯保很多贪墨秽行。只待您一发话,咱就给皇上递折枪弹劾。”
“除了果子狸,你店里另有啥野味?”
张四维站在窗前,听得李植对上楼问菜的店家说:“菜肴就是先头预订的,不做窜改,别的,醋壶、茶壶都要,酒壶就免了。”他赶紧插话:“酒壶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