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主事钻营买通名妓 管家索贿说动昏官[第1页/共9页]
胡自皋呷了一口茶,文绉绉地说:“湘兰女史,你觉得卑职,啊不,你觉得鄙人没有怜香惜玉之心?那你就错了。从一进你的门儿,我就欣然若失。”
胡自皋听出话中的骨头,赶紧赔笑容说:“兄台不必多疑,下官只是担忧路上,怕万一有个闪失。”
“胡大人,奴家听不出,你这话儿,是汲引奴家呢还是贬损奴家。”
北京来的这个名叫徐爵的人,是前天到的南京。他一来,就遭到了应天府官员们的存眷,因为他一不是甚么官员,二也没甚么功名,却竟然是拿着一张兵部的勘合驰驿而来。并且来的当天,权倾一方的南京守备寺人孙朝用就在稻香楼上为之摆筵拂尘。这么一个奥秘人物,立即引发了胡自皋的兴趣,经各方探听,才探知这个徐爵是当今秉笔寺人兼东厂掌印冯保的大管家——现在也是簪缨之人,冯保出钱为他捐了一个从六品的锦衣卫签事。冯保的大名,胡自皋哪有不知的?他考中进士那年,冯保就已是秉笔寺人,经历嘉靖和隆庆两朝,他上头的掌印寺人已换了五个,他却岿然不动。中间虽传闻他与高拱反面,却也不见他倒牌子、挪位子,可见根底之深。若能攀上这个高枝儿,或许是一条晋升之路。因而他通过一个平素有些来往的南京内府的管事牌子,和徐爵互换了名帖。明天夜里,又包下了这座倚翠楼,让当红名妓柳湘兰陪陪这位冯公公的大管家。明朝的司礼寺人,每人都有本身的一套照顾官人,被称作“各家私臣”。这些私臣各驰名衔,各掌其事。如掌家,实乃一家主管,管家卖力办理食品,出纳银两。上房办理箱柜锁钥,司房一职则卖力批发文书,钞缮应奏文书一应事项。这些私臣,既可以是宦官,也可以是正凡人。比方这徐爵,便是一个有着妻儿长幼的人物。在冯府中,他担负掌家之职,深得冯保信赖。
“晓得,早有邸报过来,内阁也发来咨文,命各衙门每夜都留人守值。”胡自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接着说,“我正想问兄台,皇上的病如何样了?”
“徐老爷,多谢你赏光,肯到奴家的舍间里来叙叙话儿。”
“会用钱者,烧冷灶,不会用钱者才去烧热灶。”徐爵见胡自皋神情迷惑,干脆捅穿了说,“比方说吧,你大把大把银子送给高胡子,这就是烧的热灶,他那边本来就火焰熊熊,还差你这把火吗?你赶着去投柴火,人家并不承情。倒是那些冷灶,靠你这一把火,扑腾扑腾烧出热气儿来,人家才会记得你。”
看着柳湘兰不堪娇羞的神态,胡自皋又转怒为喜,本身转弯说:“就你这个柳湘兰,害得有本领的男人,到了你这儿,骨头都称不出斤两来了。”
“这可算得上是国宝了。”
徐爵说:“会用钱者,四两拨千斤,不会用钱者,千斤换来一屌毛。”
南京为六朝故都,素有“北地胭脂,南朝金粉”之誉。衣冠文物,甲于江南。白下青溪,桃叶团扇,浓艳名姝,不断于史。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敕令制作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十四楼以包容官妓,风骚天下,盛极一时。过了一二百年,到了隆庆年间,这秦淮河边的莺花奇迹,更加地兴旺起来。从武定桥到利涉桥,再延长到垂钓巷,迤逦乃至水关临河一带,密簇簇地一家挨着一家,住着的莫不是艳惊江南的名妓。这些女史们的寓所称作河房,亦称河楼。凤阁鸾楼都修建得极其精美富丽。雕栏画槛,丝幛绮窗,看上去好像仙家道界。这一带着名的河楼,固然有几十家,但此中最叫响的,莫过于停云、擎荷、倚翠三家。皆因这三座楼的仆人,都是色艺双佳、技压群芳的当红名妓。公子天孙、朱门富商,到了南京,都想登门拜访,一亲芳泽。是以,想获得她们的眷顾,都得提早预定。单说这倚翠楼的仆人,叫柳湘兰,与她的约会,都订到一个多月今后了。幸亏胡自皋本领大,硬是临时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