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听口戏外廷传劾本 抚瑶琴黠仆献鸩谋[第1页/共9页]
这些话都是徐爵现编的,他晓得冯保最怕的就是“卖官”,故特别点出来。公然,冯保一听脸上就变了色,诘问道:
“甚么本子?”李太后一进屋就问。
这道本子读完,东暖阁一片沉寂,仿佛氛围都已凝固。半晌,李太后才沉重地问:
“他晓得吴和收受贿赂,密码实价地卖官,还玩对食儿,这游七全晓得。”
“好,我必然向我家老爷传达。”
冯保觑了李太后一眼,答道:“那天,太后说要对朱衡薄加惩戒,主子为杭州织造局用银事,也是生他朱衡的气,便在吴和面前,把朱衡数落了几句。”
“啊,有这等事。姐姐,你们在这里持续听张九郎的口戏,咱去去就来。”
“启禀太后娘娘,万岁爷让主子前来请您畴昔。”
屏风这边,李太后问:“你有哪些段子?”
细心考虑无结局,
养德斋里这时已是鸦雀无声静得出奇,两位皇太后盯着屏风入迷,摆在面前的茶水糕点动也不动。一应陪侍包含冯保容儿也都觅凳儿坐下,眼巴巴等着“好戏”收场。
倒不如削发做尼姑。
连续几天,因为蔡启方和莫文隆的两道本子,都城各大衙门又都处在镇静与骚动当中。大凡急本呈到御前,不须半日就得批复。但是这两道本子送出来三天,却也不见发至内阁拟票。如此“留中”之举,就让百官们生出很多揣测。首辅张居正对此事仿佛也很淡化,三天内召见了户部、兵部、刑部以及太仆寺的十几名官员,谈的都是各项赋税出入、漕运多寡、南边盐务以及北方边疆茶马买卖等财务要务——这些调查摸底,原是要为他即将推行的财务鼎新获得第一手质料。比拟之下,石缸胡同中的朱衡府邸却要热烈很多。两道急本送进大内的第二天,朱衡申请致仕的本子也递了出来。皆因他劈面听到皇上派寺人到内阁所宣的谕旨,竟倒置吵嘴说他不顾大臣面子跑到左掖门肇事,受此委曲,即便是泥塑的也忍不住了。何况朱衡是个嚼倒泰山不谢土的硬气男人,当时就气得晕死,醒来已是心中一片寒灰,遂铁下心来要去官归里。他的这个行动,引发了京官们的遍及怜悯,非论是弟子故旧,还是常白天有些过从的僚属,都一拨一拨前去登门看望,略抒愤激体恤之情。在公家场合不便言谈的腹诽之事,在这里尽可宣泄,比如说骂一骂阉党,指桑骂槐讽刺一下李太后干政之类,总之是千个罗汉千张嘴,说得老朱衡五神迷乱,身子越来越衰弱。
张九郎便拿起那把扇子给了火者,火者转过屏风双手递给李太后。李太后翻开折扇,只见上头用楷书工工致整写了一二十个戏名,甚么《百鸟投林》《雨打芭蕉》《县令升堂》《深山古寺》等等,不一而举。摆在头一名的,叫《虎啸丛林》,李太后生肖属虎,便想点这一折,但又想听听《县令升堂》是啥故事,便对火者说道:
“那是谁出的?”冯保诘问。
徐爵夜中来访,原是先派人来知会过,是以游七并不感到吃惊,他把徐爵迎进南厢佃农厅。叮咛在家支差的一个童役去把徐爵的轿夫安排到门厅里吃茶。自隆庆六年后,徐爵与游七过从甚密,不但一起得过贿银粜过仓,还一起吃过花酒嫖过娼,算是割头换颈的好朋友了。徐爵一坐下,就开门见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