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天香楼上书生意气 羊毫笔底词客情怀[第5页/共10页]
“明儿一早,我就到午门前递本。”
艾穆侃侃答道:“我大明洪武天子建国之初,为统摄六合,大扫天下九州之妖氛,故对于贪名、贪利、赃官、贪色者,一概予以严惩。盖因当时国中局势,蒙受频年战乱以后,民气尚在躁急狂乱当中而不能自拔。为救溺民气,拨乱归正,洪武天子用的是重典。在此情当中制定的《大明律》不免过于严苛。比方说,《大明律》中规定,官方百姓不准穿绸披缎,不准穿短靿靴,胆敢犯律者,卸去双脚。当时南都城中,有三位少年穿的裤子因为在裤腿上用红绸滚了一道边,被人告到官府,洪武天子亲身批旨,将这三位少年都捉去砍去了双脚。现在,满街百姓后辈都穿戴彩绸滚边的裤子,如果用《大明律》来科罪,别处不说,单说都城,恐怕有一半的青年人都会被砍掉双脚。首辅大人,《大明律》这一条目,还能履行吗?”
“首辅大人高屋建瓴,分解明白,贱官听了如醍醐灌顶,只是,只是贱官感觉……”
艾穆愣了愣,他听出首辅的口气中较着暴露不对劲,便怯生生答道:“启禀首辅大人,卑职前去陕西督办‘冬决’,没出甚么不对。”
“你晓得,为何要胡椒苏木折俸?”
“这类人是很多,现陕西大牢里还关有一些,只是这些私贩都是好利之徒,不当极刑。”
听罢此言,在坐的都镇静起来,一齐把目光投向吴中行。吴中行起家走到窗牖下的茶几前,拿起随身带来的护书,从中取出一份奏章。大师都是宦海中人,一看这奏章的封皮,就晓得是一份已经誊正的题本——一样都是题本,但名头规格却大相径庭。洪武十七年仲春,高天子定下诸司移文纸式,现在快二百年了,一向未曾改易。凡一品二品衙门,移文用纸分三等,第一等高二尺五寸,长五尺;第二等长四尺;第三等长三尺。三品至五品衙门,移文用纸高二尺,长二尺八寸。六品七品衙门,移文用纸高一尺八寸,长二尺五寸,这都是定式。每日通政司收到各地的奏本,一看规格就晓得是几等衙门的。官员们的抄本亦参照这个定式履行。吴中行与赵用贤都是五品官,是以用的是高二尺,长二尺八寸的四扣题本。吴中行谨慎翼翼将这题本捧返来,对在坐诸友言道:“曾士楚、陈三谟建议首辅夺情的本子已送到御前,我辈议见分歧,卒不能不发一言,因而,我和汝师兄筹议着各上一道本子。我的一份已大抵写好,先在这里念一念,看大师以为是否有不当之处。”说着念将起来:
“啊?”
世人听罢一起拊掌喝彩,吴中行叮咛店伴计搬来纸笔墨案。艾穆趋上前去,拣了一管长锋的羊毫,饱濡浓墨在纸上写下墨气畅快的三个行书大字:金缕曲。
“哦,那三个月日子好过吗?”
艾穆摇点头,道:“王大人返来后,那模样看上去很痛心。他说张居正自嘉靖三十六年分开江陵,已整整十九年没有回过家,也没有见过父亲。作为人子,暌违之情如此之久,实难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