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议夺情天官思抗旨 陈利害皇上动威权[第4页/共8页]
这一伸谢疏是写给皇上的,另一道疏是写给仁圣与慈圣两位皇太后的,名曰《谢两宫太后赐赙疏》:
李太后摇点头,答复说:“钧儿,你要记着,天下读书人,最讲究两个字,一个字是忠,另一个字是孝。”
张瀚顿了顿,又把在坐的三位细心看过一遍,才缓缓言道:“老夫年青时也颇好名,为了名,常常铤而走险,现在回想起来,才感觉非常好笑。综观汗青,那么多驰名流物,有谁不是过眼云烟?名流名流,因名而累人。单说五经中所载人物,《易》中载十三人,《书》一百一十三人,《诗》一百四十八人,《礼记》二百四十四人,《春秋》两千五百四十二人,共三千六百人,从中挑其重者也不下三百人。明天,你们谁还记得这些人?倒是汉朝新城三老、鲁国两生、壶关三老、洛阳令尹,皆不知其姓名,千载之下,先人尚记念他们的风采,驰名变成知名,知名反而驰名,王大人,此中事理,不成不沉思啊!”
“如此说,王国光也不可。”
能够想见,各大衙门收到邸报后,官员们抢先捧读的景象。打从张居正接到讣告的时候起,都城里就被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大师群情的就是一件事:张居恰是去还是留。
却说张瀚将这一行人迎到值房坐定,他与王锡爵刚酬酢两句,吴中行就迫不及待地插话说:
“母后,儿为天下慰留张先生,不知千秋万代以后,百姓百姓会如何看我?”
“你?”李义河霍地站起家来,非常惊奇地说,“张大人,首辅对你不薄,你如何能如许?”
张瀚早上一入值房,就派人前去工部衙门请李义河过来叙谈。李义河是张居正最信赖的朋友,这已不是甚么奥妙。张瀚找他来的目标,就是让他给张居正带信。这会儿,他字斟句酌说道:
“张大人,传闻你找我?”
一出吏部衙门,赵用贤就忿忿骂道:“张瀚这个老胡涂,贵为天官,却还是首辅的夹袋中人物。”
“孩儿毕竟是皇上,”朱翊钧略略有些严峻地答复,“前朝那些皇上的功过是非,被张先生编成一本《帝鉴图说》,作为经筵的日课。是以,孩儿本日所做之事,如果稍有错误,岂不被先人嘲笑?”
“是啊,”李义河神采暗淡,答道,“首辅一闻讣告,便在府中安插了灵堂,仆已前去记念了两次。”
“他们究竟想要如何?”
伏念臣罪过深重,祸延臣父,乃至抱恨终天,痛苦几绝。仰荷慈恩垂怜犬马残生,谕慰谆切。又特颁厚赙,赫奕充庭。顾此殊恩,古今罕遇。臣一家父子,殁者衔环结草,存者捐躯殒首,犹不敷以仰报慈恩于万一也。臣哀苦愚衷,辞不能布诚。不堪激切仰戴之至。
“李大人请坐。”张瀚热忱叙座,一边看茶,一边言道,“不谷找李大人来,是有一件事想费事你。”
“皇上让不谷上书,建议朝廷让首辅夺情。”
就在他单独一人在值房里冥思苦想之时,书办出去禀报,说是工部尚书李义河已到廨房,张瀚赶紧走畴昔相迎。一进廨房,正在等待的李义河一看到他,便起家相揖,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