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细说经筵宫府异趣 传谕旧闻首辅欷歔[第5页/共7页]
“真是没有。前几日,李太后想制几件换季的秋裳,咱叮咛从制衣局调了十几种面料,又从七彩霞选了几种。成果,制衣局呈上的面料,李太后只看中了一种,倒是七彩霞的面料,奉上的五种她看中了四种。你看看,这个郝一标是不是会办事?”
“不是买卖精,哪能做出这大的场面?”冯保看似随话搭话,实在另藏深意,“咱内廷制衣局,都不如他哪。”
“李伟他们告状,李太后仿佛很活力。”
卯时刚过,一名小内侍就跑来内阁知会张居正,说冯公公在文华殿西室候着,要与他筹议皇上经筵事。张居正把手头紧急事向书办作了交代,便快步畴昔。
“内廷在江南有好几个织造局,莫非还没有他郝一标的货品齐备?”
这话明是体贴,暗含威胁。张居正不接这个话茬,只是说道:“仆正想写帖出来哀告晋见皇上。”
胡公公抬抬屁股算是礼敬,一开口,那副娘娘腔嗲得出奇:“主子管的是万岁爷的穿戴,万岁爷出经筵,按端方得穿衮冕玄衣裳。这套章服的规格,嘉靖八年就定下了。头上的冠制是圆框乌纱帽,顶上有覆板,长二尺四寸、宽二尺二寸,玄表朱里,前圆火线。前后各七彩珠玉十二旒,用黄赤青白黑红六色玉制成玉珩、玉簪,导以朱缨,遮耳处则用两颗蜜枣儿大小的祖母绿大玉珠,这是帽子。再说衣服,底色是玄色,底色上头还得织出六色来。日月在肩,各径五寸,星山在后,龙华在两袖,长不掩裳。章裳是黄色,七幅。前三幅后四幅,连属如帷。上头的刺绣也是六章,分作四行,火宗荇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中间用单素纱做衬。领是青绿领,织黻文十二道。蔽膝与裳色分歧。上绣龙一条,下绣火二道,系于革带。革带前用玉,后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朱袜赤鞋,黄绦玄缨,结圭白玉。玉上刻山形……”
“主子张宏恭候首辅大人张徒弟,冯老先生在屋子里候着您老哪。”
“这个我信赖,但任何时候,为皇上用钱天经地义就该摆在第一。”冯保俄然咳呛起来,接着口风一转,委宛说道,“张先生,咱俩也不是外人,关起门来发言没人闻声。你说说,当时太仓里只要二十万两银子,高拱宁肯获咎朱衡,不付潮白河的工程款,也要用来给李太后置头面金饰。他能如许做,你为何不能?”
“这,主子不知。”冯保耍滑头。
“文华殿里的陈列,遵李太后懿旨,凡该更新的一概更新。主子查点了一下,大部分物件库中都有备件,但需重做的也有四件。一是御案,这得用黄梨木,四角包金;一是讲案,也是用黄梨木,四角包银;另有就是金交椅、金脚踏,金交椅承祖制,主子不赘言。金脚踏高一尺二寸、宽两尺、长三尺,这两样都得用纯金。”
“张先生,咱就不信赖你十万两银子也筹不到,户部前次给皇上申请胡椒苏木折俸的题本中,不是说只需两个月,本年的夏税便可连续解京吗?”
“皇上也想见你。”
“让他们出去。”冯保叮咛过,又对张居正说,“本日请先生来,就是筹议皇上经筵的详细事项,起首是文华殿陈列的添制与补葺,以是请了几位内局的管事牌子前来合议……”
“这十万两银子也很难筹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