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议时政热茶酬旧雨 进陋巷首辅慰功臣[第1页/共7页]
“老哥,该说的我都说了。”
一听到这句话,金学曾与李顺两人不约而同站了起来,正自怔忡,却见张居正带着一身寒气,笑模笑样地走进了堂屋。
金学曾一边说着,一边不断地给李顺使眼色。李顺知窍,只好把想说的话咽了归去。
李顺揣摩金学曾说这话是表示他不要胡言乱语,赶紧欠了欠身子,佯笑道:
门外的人大声嚷道:“首辅张大人驾到,快开门!”
“啊?”
金学曾答复:“宋仪望与首辅大人同年,都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他自从被嘉靖天子撤官后,一向赋闲在家。万历四年,当宋仪望的死仇家、左都御史葛守礼致仕后,首辅大人当即起用宋仪望,并让他担卖力权严峻的应天府尹。这宋仪望与葛守礼并忘我仇,两人之以是势同水火,其因还在‘一条鞭’。葛守礼反对‘一条鞭’,撞到南墙不转头,以是对推行‘一条鞭’法不遗余力的宋仪望盯得很紧。他在位一天,宋仪望就不成能复职。张居正起用宋仪望,其目标也是为了推行‘一条鞭’法。宋仪望起复履任以后,公然不负众望,立即就在南京各府州县推行‘一条鞭’法,并动手清丈田亩。应天府乃洪武天子定都之地,勋臣贵戚比比皆是。这些龙袖骄民,谁见了都绕着弯儿走,不敢硬碰。偏宋仪望不信这个邪,清丈田亩起首就从这些人家开端。谁跟他拆台对抗,该抓的抓,该弹劾的弹劾,幸亏上头有张居正支撑。是以,他仅仅只用了两年时候,就完成了应天府的地盘清丈,并当即推行了‘一条鞭’法。两样干系国计民生的鼎新行动,都在应天府获得庞大胜利。首辅对宋仪望也备加赏识,他不止一次讲过,在他的诸多同年中,最无能的有三小我,一是王国光,二是殷正茂,第三个就是宋仪望。王国光现在仍在吏部尚书位上;殷正茂代替大哥致仕的王崇古,当了两年户部尚书,恰好是我的顶头下属,本年夏天,也因父死丁忧离职回籍。唯独这个宋仪望,直到客岁致仕,还在应天府尹任上不见升迁。”
李顺的问话比锥子还要锋利,金学曾被“刺”得浑身一颤,愣了愣,方又说道:
“就这两件小事就撤了一个封疆大吏,是不是太太草率?”李顺小声嘀咕。
金学曾暗澹一笑,旋即呆下脸来讲道:“此次,你们一共有十名在清丈田亩中有功的官员要遭到皇上访问并赐与嘉奖。这名单,最后是由首辅亲身圈定的。”
两杯热茶一碰,两人还真的咕噜咕噜喝干了。李顺抹了抹嘴角的余滴,说道:
“他的环境,与宋仪望大同小异,”金学曾答复说,“客岁,朝廷让各省抚台保举人才。杨大人慎重上书,保举了一名教谕和一名通判。那名教谕是讲学的热情倡导者,当年为何心隐瘐死在武昌府牢一事,还曾上本要求皇上彻查。另一名通判倒没有甚么错误,但有人给张居正写了密帖,说杨本庵收了此人的贿银,才具本向朝廷保举。”
“人各有志,卑职喜好过这类糊口。”别看金学曾心气儿高,平常人不放在眼里,但在张居正面前却显得局促。这会儿他搓着双手说,“首辅大人冒着酷寒光临舍间,卑职不能好好欢迎,还望首辅包涵。”
“实在也很多,”李顺答道,“这位金大人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