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我站在世界轴心[第1页/共3页]
若能那样,他就不是人,是神了……
德国人卡尔·雅斯贝尔斯在《汗青的发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呈现在中国、希腊和印度三处,人类文明的冲破征象称之为“轴心期间”。
希腊、印度和中国,固然比起更早的埃及、两河而言,都是后起的文明,却以分歧的体例经历了一场自我觉醒,群贤辈出,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熟谙。
稷下辩坛上,长安君以如许一句莫名其妙的收场白,开端了他的报告。
“荀子的《天论》,想必二三子都已读过,凡人看不见阴阳化生万物的事情过程,而只见到它化生万物的成果,这就叫做神妙。人们都晓得阴阳已经天生的万物,却没有人晓得它那无形无踪的天生过程,这就叫做天意。”
李斯倒是心有所触,他感觉像秦国商君焚毁诗书那样,让异己闭嘴也是不错的挑选,但在荀子面前,却没敢说出来,他晓得本身的设法会让夫子大发雷霆,只能将这份假想埋没于心。
那人是他的弟子,所提的题目也是他事前筹办好的。
终究,他还是站到了这里。
“长安君口口声声说,燧人氏晓得钻燧出火的天然之理,便能平空生出火来。而现在长安君晓得气液固三态互变启事,就能把握这个过程,将水化为冰。那我冒昧问一句,长安君,你能变出一场雨来么?”
邹奭笑而不语,感受长安君必然听到了甚么风声,实在以他的身份,有荀子庇护,滕更想通过卑鄙手腕让他闭嘴是极难的。对他的惊世骇俗之言,不管是一笑拒之还是蹙额压抑,都不成能起到甚么感化,与其如此,还不如遵循学宫传统,公开驳辩一场。
但是有人点头,就有人质疑,等明月报告完对降雨天然过程的推演后,俄然有人站下台阶,大声诘责道:
“实在站到风暴中间,也不是甚么好事……”他暗想道。
他已经看准了长安君的软肋,那就是不管他将事理说得天花乱坠,但有一件事是绝对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体例真的在现场降一场雨!
此言一出,学宫千人哗然。
在稷放学宫辩坛之上,感受着下方成百上千人凝睇的目光,明月感慨万千。
但是,长安君并没有像滕更预感的那样,张口结舌,不知所措,而是沉默半响后笑了笑,笑得如此安然,仿佛预感到了这题目普通。
田葭不由捏紧了拳头,手里尽是汗水,她开端为长安君担忧。
“长安君此言何意?”那些不熟谙长安君的人则在交头接耳,有人感觉这是在讽刺甚么,有人看向了旁听的滕更,滕更面无神采,内心却在暗恨二邹大愚若智,竟听任此子来学宫大放厥词。
从钻燧取火讲到降雨过程,步步渐进,现在听来,对新奇事物比较轻易接管的稷下士倒也感觉不难了解,他们乃至感觉本身遭到了棍骗,因为那些儒生将长安君的谈吐添油加醋乱鼓吹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再次在黑板上写下物质三态后,他重新报告了一遍那一日在安平君府内所说,对降雨过程的推想,不过此次更加周到详细一些。
“当时的前人,视火为神妙,只是检拾着因为天雷激发大火烧死在林间的禽兽食用,觉得天意。”
祭酒荀子摇了点头,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