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第5页/共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曾国藩看来,皇上仿佛有一股励精图治的干劲。一年多来,皇上广开言路,重用贤臣,颇思有一番作为。比起道光帝暮年来,朝中充满了活力。曾国藩因为遍兼五部,深知国事已到了难以清算的境地。比年干旱、虫灾,有的处所几近是颗粒无收,而各级官吏的征搜欺诈则有增无减,到处是流浪失所的饥民,是赤地千里的荒土。而更可骇的是,十余年间,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科道无一折言处所之利弊,京官办事畏缩、零碎,外官办事对付、胡涂。上个月,曾国藩上了一折,指出当前国度有两大病患,一是国用不敷,二是兵伍不精。他建议裁汰五万绿营兵,以裕国用。奏折奉上去,倒是很快地就批下来了,但只要"晓得了"三个字,弄不清楚是同意还是分歧意。曾国藩只要悄悄感喟罢了。

曾国藩三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连声叫道:"好!贤弟说得好极了!""涤生兄,你素抱廓清天下之志,本日正可一展鸿抱。前人云:'虽有聪明,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又云:'可贵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贤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今机会已到,气运已来,上自皇上亲王,下至士民友朋,莫不谛视于你。你若践运不抚,临机不发,不但孤负了本身的平生志向,也使皇上心冷、友朋绝望。涤生兄,你还踌躇甚么呢?""前人著书,说苏秦、张仪口似悬河,陆贾、郦生舌如利剑,刚才听贤弟一番话,使国藩如拨云雾而睹彼苍,任铁石心肠亦不能不动心,本日方知苏张陆郦之不假!"曾国藩叹道。

周寿昌的信中讲,自唐鉴密荐后,皇上一向在考虑起用曾国藩,但未最后拿定主张。为此事,皇上别离召见恭王奕欣和内阁学士肃顺。二人都极力主张起用汉人来平洪杨。恭王说曾国藩是先帝破格超擢的年青有为人才,是林则徐、陶澍一类的人物,要皇上实心依畀,予以重用。肃顺更明白提出,当前两湖动乱,请饬曾国藩在客籍主理团练,效嘉庆爷平地楚白莲教的成法,给曾国藩便利行事的权力。如此,则洪杨可早日剪灭,国度可早得安然。皇上欣然接管,并夸恭王、肃顺见地出色,老成谋国。

"湖南水陆提督鲍起豹。他说,曾国藩乃一介文弱墨客,他有何本领办团练,别看他常日气壮如牛,到头来必然怯懦如鼠。"曾国藩"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他晓得郭嵩焘在成心激将,反而脸不热了,安静地笑道:"好个灵巧的郭老迈,我又不是周公瑾,几句话便能够激得了的。"郭嵩焘正色道:"谁要激你?我只是为你可惜,你孤负了桑梓的厚望,更可惜的是,你使恭王、肃学士、镜海先生得了个不知人的恶名。"曾国藩内心一惊,镜海先生向皇上密荐事,已从他的来信中得知,至于恭王、肃顺的保荐,却一点也不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