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四 王闿运纵谈谋国大计,曾国藩以茶代墨,连书"狂

四 王闿运纵谈谋国大计,曾国藩以茶代墨,连书"狂[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时杨载福由湖口来安庆哭临,并与曾国藩道及"载福"二字犯了今上"载淳"的讳,拟改名岳斌。又说邓翼升本姓黄,幼年丧父,随母改适邓氏,遂从邓姓,现已升至副将,例应复姓归宗,请代向朝廷奏明。

"幸会,幸会!"一别七年,王闿运显得比畴昔成熟纯熟多了,俶傥不羁的脾气中更增加几分轩昂的气势。这几年,王闿运以"衣貂举人"名扬京师。这里有个故事。有次肃顺上奏章,咸丰帝看后问"这篇奏章是谁写的?"肃顺答:"家中西席湖南举人王闿运。"咸丰帝又问:"这报酬何不退隐?"肃顺答:"此人非貂不仕。"咸丰帝说:"能够衣貂。"当时端方,二品以上的大员和翰林才气够穿貂皮衣。翰林品级虽不高,因为是天子弟子,故也能够享用这类报酬。从那今后,别人就称王闿运为"衣貂举人"。

台湾天一出版社《王湘绮传记质料》中《记近代大儒与奇士的王壬秋》里说:"当年王壬秋常常以招考或其他事由遨游京都,下榻法源寺,肃顺素钦其才,乃延揽入其幕中,待以上宾之礼,乃至深夜拜访,筹议奥妙。王草拟的奏折,极得咸丰帝的叹赏。问何故不令退隐,肃顺乃以'此人非衣貂不肯出'。帝乃惯例为之赏貂。""曾氏当时举足轻重,清廷的运气,完整把握在曾的手中。因传王壬秋、胡林翼、彭玉麟都劝其自为。壬秋多次公开进言,'与其出死力替别人争天下,何不本身来创业垂统'?吓得国藩不敢答话,而以指醮杯中茶汁,连写着很多的'妄'字。壬秋只好知难而去。"

接着又运来一箱新主颁赏的大行天子的遗念衣物。曾国藩焚香顶礼,对着北边膜拜后,命人将箱子翻开。赏物包得很严实。内里一层牛皮,牛皮拆开后,又是一层毛毡,毛毡拆开后,遗念衣物出来了:冠一顶,以上红丝结顶;青狐胲袍一件;西洋精表一只,玉搬指一件,上刻"嘉庆御用"四字;淡黄东珠念珠一串;大小橘黄寿山印章石十枚。均说明系大行天子生前爱好之物。曾国藩捧着这些遗念衣物,又大哭了一场。这是第二次得遗念物了。十二年前道光帝归天时,曾国藩以正二品侍郎身份领得一件春绸大衫。厥后才知是件假的,真的早让寺人拿走,高价出售了。此次远在安庆,却获得如此多如此贵重的真品,怎不令他感激涕零呢?对他家兄弟四人的嘉奖,三省巡抚完整照他的保举任命以及这箱遗念衣物的颁赏,这三件事使曾国藩深深感到,咸丰帝虽已大行,新主对本身仍然眷顾甚隆,果断地、毫不踌躇地回绝胡、左、彭的摸索,是非常精确的。皇家的天高地厚之恩,永久不该该健忘!

曾国藩满口承诺:"改名岳斌,是对皇上的尊崇;复姓归宗,是对祖宗的贡献。这都是大功德。特别是邓翼升的环境,湘勇中能够很多,要借此广为鼓吹,鼓励大师都来积功受赏,像他那样,由皇上亲颁复姓归宗,如许的孝子贤孙多少光荣,多少风景!"不久, 从热河行宫连续寄来上谕,嘉奖霸占安庆有功职员:曾国藩赏加太子少保衔;曾国荃加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曾贞干免选本班,以同知直隶州尽先选用,并赏戴花翎;又谥曾国华为愍烈, 以彰其为国捐躯的忠烈。国藩接旨又喜又惧, 缓慢发密信至庐山,嘱六弟千万千万不能下山。曾国藩重视到上谕一改过去成例,直呼湘勇为湘军,这点尤使他欣喜。他想起畴昔在这件事上对王錱的指责,对左宗棠的规劝,感觉本身的谨慎慎重还是对的。此后能够堂而皇之地叫湘军,而不担忧遭人讥责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