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第7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左宗棠的辩才,欧阳兆熊一贯自愧不如,因而顺着左宗棠的话头说:"季高,刚才你不在家,我看了你的《四十自定稿》。你何不将它付梓呢?""小岑兄,你也太把诗文看重了。付梓如何?付梓便能够传播下去了?自古以来,诗文写得好的,何止千千万万,但唐宋今后的文人,传名的有几个呢?传名者中,又有几个真恰是因诗文作得好的原因呢?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实际上,只是文以人传。就如我的祖父、父亲,另有令尊大人,诗文都是一时之豪杰,也刻了几个集子,但后代有几小我晓得呢?刻与不刻又有多大的不同呢?"左宗棠说到这里,显得很冲动,欧阳几次点头。略停半晌,左宗棠以极其当真的口气说:"今后待我封侯拜相再付梓吧!"这句话如果从别人丁中吐出来,说者和听者都会当作一句笑话,现在他们都没有笑,仿佛封侯拜相对左宗棠来讲,只是早迟罢了。

"不是。吴南屏是岳州人,碰到他不算不测。""郭筠仙?他前向去了趟岳州。"  "也不是。"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陶澍少年得志,功名顺利,二十五岁便中进士,今后历任处所要职,暮年做到两江总督。在任期间,救荒治淮,疏浚河湖,首开海运,鼎新盐政,是道光年间一代名宦。他多次微服私访官方,秉公措置命案。在湖南故乡,士人对陶澍极其崇拜。与陶澍比起来,左宗棠的职位就差得太远了。左宗棠二十一岁落第后,会试蹭蹬。第一次报罢。第二次已被取为第十五名,但因湖南多中了一名,便把他的名字刷了下来,补上湖北一名,仅把他取为誊写。左宗棠不屑于当个戋戋钞写员,拂袖南归,在家尽力研讨史地、荒政、盐政等经世之学。道光十七年,左宗棠主讲醴陵渌江书院。这一年,陶澍总督两江,到江西阅兵,顺道回家扫墓,颠末醴陵。县令请左宗棠为陶澍下榻之处撰写楹联。左宗棠笔走龙蛇,瞬时挥就:"春殿语安闲,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后辈翘首公归。"这副春联,既表达故里人对陶澍的钦慕和欢迎,又道出陶澍平生中最引为对劲的一段经历: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尾,道光天子在乾清宫十四次召见陶澍,并亲笔为其幼年读书的"印心石屋"题匾。这件事,陶澍以为是旷代之荣。当时陶澍见了这副春联,激赏不已,当即把左宗棠请来,满口奖饰。左宗棠本敬慕陶澍,他一肚子经世济民的设法,常日恨无处倾诉。这下见了陶澍,巴不得全数倒出。因而半是就教,半是显现,从学问谈到国事,从盐政谈到海运,足足与陶澍畅谈一夜。陶澍为故乡有如许的不凡之材而非常欢畅。那年陶澍五十九岁,左宗棠才二十六岁。陶澍认定左宗棠今后的出息会超越本身,竟不顾相差三十几岁而与之订忘年交。

将军莫更纾愁眼,生存中原亦不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