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第6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们若真有安攘之策,我明天如何会到东山来找你。""东山但是个好处所呀!'安得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湘阴东山也有谢安石,恨无桓温相邀。"左宗棠愤恚得站起来。

"小岑兄!"还未进门,左宗棠便大声喊道。

湘阴城东六十里外,有一大片逶迤相连的山岭,群峰错互,山谷深幽。湘阴人泛指这一带为东山。自从承平军围攻长沙,离长沙只要百来里的湘阴,早已民气惶惑。城里有些财产的人,纷繁把金银金饰、家属迁避到东山。

喝一口茶,兆熊又说:"好了,旧事过矣,不再谈它,我的评诗还没完哩,另有几句我也喜好:'蚕已过眠应作茧,鹊来绕树未依枝',耐人寻味;'赌史敲棋多乐事,昭山何日共茅庵',情味高洁……""哈哈哈,"左宗棠听到这里,收回一阵开朗的笑声,"小岑兄,你与筠心是豪杰所见略同。但恕我说一句直话,你们都还算不得我的诗中知己,最好的诗你们都没看出。"  "你本身说说,哪一首?"

"小岑兄,看来你于诗道还不甚通。你只晓得陶公诗中多酒,那是陶公常于酒后作诗之故。这写诗要酒。元好问说得好:'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有酒才有诗。至于读诗嘛,就不能要酒,而要茶。你莫非不记得陆放翁的名句:'候火亲烹顾渚茶,焚香细读《斜川集》'吗?我们现在就来烹茶谈诗吧!"左宗棠当即要张氏烹两杯好茶来。

左宗棠想了想,实在想不出,笑道:"你的朋友,三教九流、天上地下的都有,我那里想得出!"  "曾涤生。"兆熊悄悄地说。

"他是奔丧返来的。伯母归天了。""老太太过么时候归天的?我们一点消息都不知。他本身还好吗?""他本身还好,就是老了点。此次去江西主考乡试,在途中获得讣告。本已蒙皇上恩准,乡试结束,就回湘乡省母。谁知竟不能如愿。"关于曾左之间这副嵌名互戏联,清末别史多有记录,如柴小梵《梵天庐丛录》上说:"左季高未出山时,自撰门联云: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张贴门首,(曾)公见而异之,爰草拟一联云左。其文曰:季子才高志广,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于我定见相左。此联实包含左氏之姓氏于内。左漫笔对曰:藩臣为国尽忠,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他经济何曾。亦将 (曾)公之姓名包含在内。(曾)公见而大奇,由是请左帮办军务云。""是呀!再大红大紫的人也不能事事如愿。"左宗棠又来感慨了,"涤生这些年也算是青云直上,比我只大得一岁,侍郎都已当了四五年。论品德学问是没得说的,但论才具来讲,不是我瞧不起他,怕排不得上等。"欧阳兆熊晓得,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曾有过一段风趣的相互调侃。那是道光十九年冬,曾国藩散馆离湘乡赴京,途中路太长沙住了几天。一日,左宗棠与郭嵩焘及弟郭昆焘、江忠源等人一起去拜访曾国藩。大师群情国事,兴趣很高。左宗棠爱颁发一些标新创新的观点,又最会发言,口若悬河,滚滚不断。曾国藩老是说不过他,心中略有点不快。临到客人们告别时,曾国藩笑着对左宗棠说:"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定见辄相左。"话中嵌着"左季高"三字。左宗棠听后微微一笑,说:"我也送你一句话:'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也刚好嵌着"曾国藩"三字。曾国藩赞叹左宗棠的才情敏捷。二人一笑道别。虽是一段笑话,但左宗棠对曾国藩不平气的表情,便为朋友们所周知了。在这点上,欧阳兆熊与左宗棠观点分歧。他听了左宗棠的感慨后,点头说:"涤生官运是好,要说才气,别省不说,就拿我们湖南一批出头露面的读书人来讲,像涤生那样的人,少说也有十个八个。"二人正闲扯着,张氏出去,说长沙陶第宅来人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