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落选士子薛福成上了一道治理两江万言书[第3页/共3页]
好久没有睡过如许苦涩安稳的觉了。邻近丑时回署后,曾国藩倒床便睡着了,一向睡到巳初才醒过来,闹五魁的热烈场面仍在面前不时闪现。他想起十一年前打起卫道的灯号在衡州出兵,现在,由本身奏请在金陵规复了江南乡试,以孔孟诗书取士选贤,又亲身为这科举人写榜落款。想到这里,贰心中升腾起一股壮志已酬的高傲感,感觉这件事情的意义,比光复金陵城的意义更大。他由此而认识到应当以首要的精力实施总督的职责了,畴昔一再胡想做夔、皋、周公的奇迹,现在虽不能大行于天下,总能够在两江发挥吧!
"周祖盛"、"王铎"、"许殿鸣",接下来三个名字的报出,又激起阵阵轰鸣。今科解元是谁?大厅里上百双眼睛一齐盯着曾国藩手中的兼毫玉管笔,辕门外几千双耳朵一齐竖起聆听传出的大名。
这是一个因循了几百年的旧习。明朝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以第一名为经魁,每科第一名至第五名必须是一经的经魁。厥后五经取士的轨制拔除了,但乡试中仍风俗把前五称呼为五魁。从第五名写起,最后一名则为今科乡试的榜头,即为解元。解元名字现出后,鞭炮齐鸣,鼓乐喧天,五魁在大厅里翻滚腾跃。这就是闹五魁。就在五魁欢闹当中,金榜被慎重张贴于贡院大门外。本科乡试到此,便以最热烈的情势结束了。
薛福成在简朴的几句称道曾国藩安定长毛光复两江的话以后,随即提出了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寇、清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八项建议。每项建议中又都有详细实施办法,并非墨客平常空谈,而此复兴屯政、筹海防二策,曾国藩整饬两江的打算中还没考虑过。全篇呈词,层次紧密,文词清通,洋洋洒洒达万余言,末端几句尤使曾国藩击掌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