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幕府才盛[第1页/共8页]
一 《挺经》。"如夫人"与"同进士"。五百两银子洗冤案
兵勇心目当中,专从银钱上着意。如营官于银钱不苟,则兵勇畏并且服;若银钱轻易,则兵勇心中不平,口中讥议,不特扣减口粮缺额截旷而后议之也。即营官好多用亲戚本家,好应酬下属朋友,用营中之公钱,谋一身之私事,也算是虚糜饷银,也不免兵勇讥议。欲服军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简朴。不妄花一钱,则一身廉;不私用一人,则一营廉;不独兵勇畏服,亦且鬼神钦伏矣。
为此,他一方面向朝廷上奏,请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六部官吏和新科进士来安庆,他将视其才情,因量器使;另一方面广贴布告,多发手札,向天下招延人才。传闻功高震世的两江总督思贤若渴,爱才如命,短短的几个月里,从京师,从处所,乃至从偏僻的边徼之地,怀着各种目标的文人武夫纷繁来到安庆。武夫来了,曾国藩或劈面考核,或叫将官测试后,当即派往虎帐,无能的顿时便可作什长哨长,普通的则充当勇丁。文人来投的,曾国藩不管多忙,一概亲身访问,与之扳谈。在察言观色中衡量着来人的斤两。这些人,大部分拨往三省各州县,对此中较为杰出的人,则留在本身的身边,颠末一段期间的熏陶、种植,再予以重用。即便是那些毫无一技之长,或不中意的人,曾国藩也好言鼓励,打发川资让他们归去。
前两年,欧阳兆熊将其早逝的儿子欧阳勋的文章汇编起来,刻了个集子留作记念。欧阳勋曾向曾国藩就教过学问,因而欧阳兆熊便请老友作篇序言。当时曾国藩还在建昌,一口承诺。
余在军日久,不识法术、占验,而颇能预知败征。约莫将士有高傲气者必败,有怠惰气者必败。不独将士然也,凡委员有傲气者亦必偾事,有惰气者亦必获咎。傲惰之所起者微,而积久遂成民风。一人自是,将举国予圣自雄矣;一人晏起,将举国俾昼作夜矣。今与诸君约,多做实事,少说大话,有劳不避,有功不矜。大家如此用心,则勋业自此出,民风自此正,人才亦自此盛矣。
克日州县廉俸,进款皆无下落,而出款仍未尽裁,是以艰窘非常。计唯有节用之一法,尚可公私分身。节用之道,莫先于人少。官亲少,则无需索酬应之繁;幕友仆人少,则减薪工杂支之费。官厨少一双之箸,官方宽一分之力。别的衣服饮食,事事俭省;声色洋烟,一一不准;不献下属,不肥产业。用之于己者有节,则取之于民者有制矣。
劝戒营官四条(上而统领,下而哨弁,以此类推)
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漫笔》第九卷:"曾国藩好滑稽,'如夫人"同进士'之巧对,相传为其以谑召侮之事,谈往者每及之。如梁启超于《新民丛报》所记云:曾文正以三甲检验出身,平生觉得第一寸艮事,有言及者,辄目怫郁。一日与幕中诸村夫宴饮,座客某以惧妾癖闻,文正戏之曰:'我有一联,请君属对:代如夫人洗脚。'其客回声曰:'赐同进士出身。'文正大惭恚。"又,朱克敬撰《雨窗消意录》甲部卷二:"然国藩终以不登二甲为恨。至督师两江时,偶与来宾语及'如夫人'三字无对,李元度回声曰'同进士'。曾色变,李亦惭悔,久之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