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二 孤军独进,瘟疫大作,曾国荃陷入困境

二 孤军独进,瘟疫大作,曾国荃陷入困境[第2页/共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曾国荃领了主攻金陵的任务后,便和曾贞干一起带领吉字营、贞字营大志勃勃地向东开赴,一起斩将夺关,从芜湖、承平府打过秣陵关、方山,来到金陵城南门外雨花台,将老营设在报恩寺塔废墟边。这座建于南宋的宝塔高达十三层,非常壮观。咸丰六年天京事情时,北王韦昌辉惊骇翼王石达开回师攻天京时仰仗此塔攻城,因而这座用时七百余年的宝塔便被韦昌辉拆毁了。

合法曾国荃稍稍喘口气的时候,贞字营统帅曾贞干忽染瘟疫死去了。贞字营被归并到吉字营中。凶信传到安庆,曾国藩闻之伤悼不已。曾国荃孤处雨花台,连遭不幸,使曾国藩日夜为之心神不安。他但愿老九临时撤离雨花台,与鲍超的霆字营合兵一处,但老九分歧意。因而曾国藩写信给在家守制的李续宜,请他墨绖视师,速带北路军南下,却不料李续宜本身已病入膏肓,不能报命。曾国藩又命李鸿章将程学启的开字营二千将士开赴雨花台,但程学启兵戈英勇,李鸿章正依托着他,不肯放出,只同意调吴长庆前去。曾国藩知吴长庆的庆字营多为未经练习的新勇,干脆不要了。他在安庆为满弟停止完记念典礼,亲将棺木奉上西行的大船后,便当即乘船东下,他要去检察吉字大营在雨花台畔的驻扎环境。临行时,曾国藩又把当年王世全送的那把王氏家传宝剑带上,内心作了决定:先极力压服老九临时撤兵,如果他果断不撤,则以此剑相赠,鼓励他早日达到目标。

"大哥,这么好的东西,你为甚么没有早送给我?""大哥没早送,是因为时候未到。""你是说早些时候吉字营还没有围金陵?""不,不是这个启事。"曾国藩成心将声音抬高,"沅甫,世全先生奉告我,这把剑有一个奇特之处,每到它建功的前夕,都要长鸣一次。"  "有这事?"曾国荃很惊奇。

"我不能眼看吉字营处于窘境而不顾,沅甫,功要立,名要争,但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半由人力,半由天命,你固然好强有才气,但目前天命不顺呀!"曾国藩见九弟凹凸不听,不免焦炙起来,"瘟疫高文,全军死了二千多人,军心大受波折,这是天命不顺的第一点。五路雄师开赴金陵,其他四路都不能顺利进军,这是天命不顺的第二点。贞干突然归天,这是天命不顺的第三点。有此三点,吉字营临时必须撤。""大哥此话当然有理,但大哥平时也常对我们说,功可强成,名可强立,在人之尽力耳。又说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眼下固然机会不太利,这恰是困知勉行的时候,要在逼和激中去做成事。我筹办过几天要杏南回湘乡去再招三万精干勇丁来金陵,湘乡没有这么多,就到宝庆府去招。有五万人,我包管拿下金陵!"曾国荃这番话,恰是曾国藩畴昔所推行的信条:越是艰巨越要斗争。莫非说,是本身年过半百、官居一品而滋长了宦海老气吗?或者是让一时的困难吓倒了吗?曾国藩内心非常赞美九弟这类迎难而进的斗志,一时语塞,竟然不知用甚么话来答复才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