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曾国藩 > 二 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

二 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他还想起皇上的殷殷廑注,想起恭王、肃学士的热忱保举,想起镜海师以平生名誉为之包管的极度信赖,浑身热流滚滚。"我没有孤负你们的厚望,我曾国藩将是拯世济民的郭子仪、李泌!今后今后,将以几次捷报酬谢你们的知遇之恩!"曾国藩几近要从心底里呼喊出来。

现在,他想起蟒蛇精投胎的传说,想起陈敷的预言。公侯将相,真的已是指日之间的事了!当年的文弱墨客,真的已是窜改乾坤的巨人了!

曾国藩与罗泽南一局未终,亲兵出去禀报:门外有个年青的读书人来访。曾国藩一贯谦虚抑己欢迎来访者,特别是读书人。他叮咛收起棋盘,传令当即访问。

檄文写好后,曾国藩命大量誊抄,四周张贴,务使闹市僻壤,大家皆知。办好这件过后,他又开端考虑另一件大事。

二十七日下午,曾国藩想起明天一早就要誓师北进了,表情不管如何也难以安静。他焚香盘坐在床上,闭目凝神,半个钟点后,心境垂垂温馨。因而他请罗泽南过来喝茶对弈。罗泽南前些日子又规复了一营官之职。颠末那次波折后,罗泽南变得更加纯熟深重了。金松龄的营官一缺,则由曾国葆代理。在平时的相处中,曾国藩对罗泽南,与任何人都分歧,总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态度对待。余暇时候,二人常在一起谈些学问上的事。在对程朱理学的研讨方面,曾国藩常自愧不如罗泽南。

曾国藩生性慎重,不是那种感情易起易落的轻浮人。自从跟着唐鉴研习程朱理学后,更是自发要求为人处世、办事治学,多用明智,罕用豪情,他崇拜,也仿照学习那种安闲平静、藏大智大勇于胸中而不露声色的当代名相风采。但是彻夜,一颗心却像走火入魔样地不能安宁。他扑灭一支香,闭着眼睛,盘腿坐在床上,尽力设想着当年谢安在淝水之战前围棋赌墅,得捷报后围棋仍旧的那种超人明智,强迫本身安宁下来……是的,曾国藩有千百条来由镇静冲动。从"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到"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到"立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一种巴望建大功大业,做非常之人的抱负,一向贯穿戴他的平生。但畴昔,这类抱负只透露在诗文中,间或也透露在与嫡亲老友的手札说话中。这些年来,官运虽亨通,究竟没有大功劳。明天,颠末一年来忍辱负重、含辛茹苦的组建、练习,他的手中已有水陆二十营一万湘勇,加上长夫在内,将近二万。他是这支人马名副实在的统帅,只等他一声令下,水陆两路并进,旗号蔽空,战舰如云,真可谓浩浩大荡、威风凛冽。此后,他将亲身批示这支人马,毁灭长毛,光复失地,做郭、李、诸葛的奇迹。三十年来的抱负,目前一旦成为实际,这个从荷叶塘走出,没有祖业和背景,全凭自我斗争的农家后辈,表情是多么的感慨万端!

曾国藩感觉前代檄文虽多,但除骆宾王那篇外,都非好文章,那是因为都是捉刀者所为。一个以咬文嚼字为职事的文人,怎能有全军统帅那种吞吐六合的气势和扭转宇宙的大志。这篇文章当由本身亲手执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