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恕不从命第五十八章[第2页/共3页]
在王玉溪的面前,质地通透的琉璃壶冰清玉洁,她悄悄地看着他文雅地伸脱手来,继而晾水,洗盏,润茶,冲水,那连续串的行动都有条而不紊,天然之极也文雅之极。未几,便见他慢条斯理地抬起了手来,紧接着,水入茶中,韵律深长,如是高山流水。未几时,茶中的热气便氤氲地飘散开来,直是茶香四溢,沁民气扉。
却即便如此,俗话又有道,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于私,王端是个小人。于国,王端也是个君子。于天下,王端更是个大丈夫。他如许庞大的一小我,如何能没有如矩的远见,没有真知的灼见?当日钱闾上书,王端能在众说纷繁当中仍置身事外,仍作壁上观。便可见,他是能看出钱闾所言的远见地点的。愈乃至,他或许是认同着钱闾的。
她的笑实在太烂漫,王玉溪也不由地抬起了眼来。他的目光直落在了周如水低垂的眼上,少卿,视野又不自发地滑过她白净如凝脂般的耳。他只见她的耳廓圆润而又敬爱,肤脂更是凝润似稚嫩的花苞。跟着她那一笑,她耳垂上带着的鲜红珊瑚耳坠也微微闲逛,悄悄悠悠,直衬得她如花似玉的脸颊也更加的艳美而又清丽了起来。
厥后,公子沐笙亦曾力邀王端为左膀右臂,但王端闭门不见,更称疾不与政事。后念公子沐笙心诚,两人终究同室而坐,王端倒是只字不肯多言,唯赠了公子沐笙一幅亲笔所作的《百骏图》。
见王端淡定若斯,无礼若斯。彼时,周王更是肝火中烧,他气问王端道:“你捡那碎牙做甚么?难不成还能留着做罪证状告寡人么?”
《百骏图》中,王端笔下的骏马英姿英发,毛色亮丽,皆有千里骏马之相。但可惜,那些个千里骏马却全都在奚官的、调、教下,不得不被困于禁苑当中,玩耍于溪涧之间。它们即便健旺不凡,却也没法驰骋远行,只能平生碌碌有为,终究,沦为皇家气度的装点之物。
周如水含笑着接过茶,她低下头嗅了嗅茶香,悄悄抿了一口。未几,便又抬起了眼来,偷偷地瞅向了王玉溪。瞅着瞅着,周如水俄然就嫣然一笑,那明丽的眼儿都弯成了新月,笑声更有如银铃,实是姿容濯人。
当时的王端更是有傲世的大志,因周王的正视宠遇,他甘心放弃了琅琊王氏的家主之位,一心全都扑在了朝堂之上。泰康二年,王端提出了“十事要说”,此中就有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嘉奖朴严峻臣、勿使皇族擅权等诸多良策。泰康四年,朝廷又在王端的鞭策下建立了严格的官吏考核轨制,以加强对处所官吏的办理。
这一幕,亦叫王玉溪清澈高远的双瞳微微一敛。袅袅暗香中,他的唇角亦是带起了一丝玩味。似笑非笑间,王玉溪眉头微挑,又是缓缓地问她道:“此次第,小公主又在笑甚?”
王端少时便博学善文,初入宦海就被任为了秘书郎,帮手尚是太子的周王于东宫。□□也曾夸奖王端,“制诰高雅,有儒慕之风。”据传,周王尚是太子时,与王端豪情甚厚,常会相聚一齐,喝酒纵歌。一日酒醉,王端更曾对周王放下豪言道:“端之存亡全为殿下,必鞠躬尽瘁,以助殿下安国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