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舟行(乙)[第2页/共3页]
郭馆长的观点我还是非常认同。我们拿现在的目光看当代的传说,总感觉它虚幻的多,编造的多,以讹传讹的多,但实在,在科技不发财,知识程度低下的当代,官方的口头传播里,当碰到他们的认知没法解释的事情,会有夸大,会有鬼神,也会有忌讳,但并不能完整否定这些传说的解缆点就不存在,只是表述的体例分歧。
但偶合的是,两个传说的产生地点,老爷庙和枭阳城遗址都是鄱阳湖常常产生沉船变乱的处所。至于万法祖师和娆娥的事,就没有多少史料的记录,多是口头传播。但万法祖师初创茅山派,以定海柱震摄湖妖,处理水患的事在道家文籍里是有记录的,而那根定海柱就是现在鄱阳湖中的大孤山。
(楞伽经云:心生即各种法生,心灭即各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贤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统统,皆由自心,以是心为底子也。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顿悟入道要门论》此书著者大珠慧海禅师,为唐朝南宗代表,其思惟构成了江西系的首要禅风。)(未完待续。)
水务局给我们筹办的大船是从修水运输公司征调来的,跟船的另有十几个运输工司的海员,他们大多是四周的渔民船工。解缆的当天,海员要求做一个祭湖神的典礼才气解缆。老郭也对曹队说,这是本地渔民保持了上千年的民风,还是尊敬他们的风俗吧。既然老郭表了态,曹队也就没再说甚么。
娆娥的故事里,她的父亲就是个船工,因为湖面俄然惊涛骇浪而落水淹死,船和人都不知所终。娆娥便在湖岸边绝食痛哭,向彼苍哭诉冤情,终究打动了王母,赐还了她父亲的尸体。娆娥安葬了父亲以后,便投水而死了。柳宗元能为她作赋记念,想来这故事也不该该是诬捏出来的。
英布的事情也是载之于史的。英布被枭首,刘邦还将那座城池改名为枭阳城,用以震慑臣下。枭阳城在魏晋期间被不竭扩大的鄱阳湖所淹没,被撤了县制,终究枭阳城变成了湖中的一座孤岛,涨水季候时会被完整淹没。而失落的科考船,曾经考查了暴露水面的枭阳城遗址,确认了是汉朝的古城。
我没想到,老郭的话匣子一翻开就停不下了,一向说到我们上船向湖心进发。老郭奉告我,鄱阳湖的湖神,有很多种说法,湖岸边的各县里保存下来很多的湖神庙,但庙里供奉的形象也是千奇百怪,各不不异,这在天下其他的河伯、湖神、山神庙里都是非常罕见的。
但今后以后,每年春夏之交时,湖里的渔民总在夜里看到有个庞大发光的狰狞人头从湖底浮上来,而湖面下淹死在湖里的冤魂都会跟在这头颅四周,周遭几里的水面都会反射出点点的鬼火,可骇非常。如果这时不做祭奠,投一些牛羊祭品下去,不久鄱阳湖就会大水众多,四周的村落遭殃,而这一带行驶的船只也会莫名其妙的颠覆。在这个说法里,湖神竟然是英布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