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人质[第1页/共2页]
更何况这几年来,跟着晋王杨广在外挞伐,挣得了很多军功,本就受太子猜忌。若与越国公同为一气,帮他陈情,必然会轰动太子,而太子派人在朝堂上随随便便参他几本,就能让本身这几年的尽力毁于一旦。
杨玄感轻舒了一口气:“父亲手握重兵,不管如何向陛下陈情,都有拥兵自重之嫌。以是……部属来求殿下,上书向陛下陈明当中短长,方能成事。”
“那本日昭训的罪,就白受了么?恕奴婢直言,昭训本日但是带着太子妃仪仗去的,那些人不是看不起昭训,是没把东宫放在眼里呢!”那侍婢不平道。
“至于晋王妃……”杨勇踌躇了一下,
平陈以后,为了打压杨广的势头,他和宰相高颎劝服陛下杨坚,将杨广调任为并州总管,戍守边关,阔别朝堂。
杨广沉默了一会儿,他实在也很难堪,想了想便开口挑明道:“本王初到江南,与越国公并无厚交。如将军所言,越国公手握重兵,本王若冒然上书为你父亲陈情,只怕父皇不但不会放心,反而会担忧我这个儿子是否勾连朝臣,拥兵谋反。如果如此,岂不事与愿违?”
杨广的顾虑不无事理,如果越国公杨素执意要将叛军剿灭洁净,过后顶多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一旦有皇子牵涉此中,便让人生出狐疑来。
这个晋王,自小乖顺,深得父母喜受。
与此同时,太子东宫内,太子杨勇好不轻易哄着抽泣的云昭训睡着,本身便起家,召来了云昭训的贴身侍婢,扣问云昭训本日一天的详细颠末。
杨广神采和缓了很多,对着杨玄感道:“实在,军队就如同一把刀,刀在谁的手里,谁就说了算。现在越国公倚战神之功,威名赫赫,莫说是远在京都的陛下,即便本王身在江都城,也不敢完整信赖越国公的忠心。”
本日公主府的宴会,看似只是一个普浅显通的生辰宴,可实际上,世人对待云昭训态度,实则模糊流露了朝堂之上,宗室以内,对他这个太子已有不敬之意。
圣贤亦有畏敬之心,人间帝王做不到的,便让神佛来做吧。
杨勇固然宠嬖云昭训,但好歹还没有到色令智昏的境地,道:“阿鸾她毕竟是冒然赴宴的,本就是给阿姊添了费事。何况阿姊让阿鸾与晋王妃并肩列席,已经给足了本宫面子。若今后见到阿姊,怕免不了还要去赔个罪!”
“非也,兵非平常,无信不立。不管是殿下也好,陛下也罢,若没法信赖家父的忠心,此战虽胜犹败。玄感在此,是为立信,请殿下留玄感为质,信赖家父,家父也会因玄感在此,而更加放心。”杨玄感拜倒不起。
以是,必须让越国公把兵变的事,措置洁净才行。
杨广心下稍安,赶紧起家,上前扶起杨玄感,“将军此心,本王了然,本王这就上书陛下,五百里加急发往大兴城。”
可谁知不满两年,江南复叛,三弟杨俊又有力镇守江南,只得把杨广重新调回扬州,委以重担。
想到晋王妃,杨勇便想起了她的二弟晋王。
当夜杨广便与杨玄感深谈好久,谈及今后江南管理,也是受益颇多。
“若陛下执意要家父回京,家父也不得不从,可殿下你……就忍心看着这江南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吗?”杨玄感问。
杨勇一怔,想了想,道:“那窦宝林品性,是京中出了名的暴脾气。当年她孩童之时,就敢对前朝武帝劈面切谏,也只要唐国公那软绵的性子,能容得下她。对她也不费事,他日见到唐国公,本宫提点一下唐国公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