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476章 耳提面命

第476章 耳提面命[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禁当中,不管后妃,敢言政者,皆废!”

“此究竟在不难处理,某有一策,当得将虚三级转化成实三级,立省,以省统各州,每省设巡抚一人,提调各省之军政,再设一布政使,主管民政,设一按察使,主管司法,设各省将军,主管军事,给上述四官以直奏之权,如此一来,四方相互监督,当可确保处所之绥靖,另,可将御史台之权恰当扩大,在各省、州治设分支机构,以监督各地之宦海民情,最后一条便是贞观十七年因陛下亲征高句丽而停息之均田制鼎新与兵制窜改一事完成,如此,自可保得帝王大权在握,无惧任何表里之应战!”

“殿下能贯穿到此点便好,须知前汉亡于外戚之手,后汉灭于寺人之乱,此皆内禁端方不严之所至,陛下虽是深明此点,于行动上,对内禁之权限亦自多有限定,却始终未曾立法明之,非不肯,实不能耳,概因长孙皇后兄妹皆有大功于国,且长孙皇后贤惠,素不轻涉朝政,故而,陛下实无立法之来由,也无立法之需求,以殿下之才,或许也自不必如此,然,殿下能保得后代子孙皆无虞哉?”

“依小王看来,当是防外戚之乱也,欲以此来为后代立一端方耳。”

朝争大胜之下,李恪的表情自是好得很,一下了班,便将陈子明请到了密宅处,见礼方毕,李恪便已是镇静地大笑了起来,可与此同时,心底里也自不免滚过一阵后怕,若不是陈子明的奇妙安排的话,本日这场朝议还真就有着暗沟里翻船之能够。

“殿下待下官厚矣,然,下官所求的也就只要一个机遇罢了,此事今后再说,殿下若得志,当须得五年苦修内功,以确保朝局之安定,而火线可再对外用兵,此为政之要也,还请殿下服膺在心。”

“子明斯言大善,只是立法一说,又当得何解?”

“这……”

李恪的政治智商并不差,只将陈子明所述之诸法略一思考,便已发明了个要命的题目——现在大唐但是有着三百余州来着,近三分之一都是由宗室后辈在当着刺史,现在将这帮人一一召回的话,如何才气包管外臣不会起反心。

陈子明都已将话说得如此分了然,李恪自不会听不懂,只是详细说到该如何立法么,他倒是不免有些难堪了,没旁的,概是以事底子无先例可循,加上事涉内禁,略不谨慎,便会惹来无穷之费事,李恪自是不敢不慎。

李恪既已表了决计,陈子明也就没再藏着掖着了,一字一顿地便将要诀先行道了出来。

“子明所言甚是,此又当何如之为好哉?”

“能为后代奠承平,纵使再难,小王也自无惧,还请子明教我。”

以陈子明之睿智,自是听得出李恪此言乃是出自肺腑,不过么,他却并不会当真了去,自古帝王既多疑且嬗变,陈子明向来都不会把但愿依托在别人的怀旧之上,早已是起了激流勇退之心机,只待胸中蓝图描画一毕,他便筹算退隐江湖了的,现在,借着李恪冲动之际,他自不会错过这等隐晦求一免死金牌之机遇。

“五年?唔……”

陈子明并未因李恪的“胡话”而冲动不已,仅仅只是腔调淡然地谢了一声,旋即便又转回了正题,面色寂然地警告了李恪一番。

李恪倒是笑得畅快非常,可陈子明却并未跟着笑,不但没笑,反倒是面色凝重地感慨了一句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