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顺水推舟(二)[第1页/共3页]
太宗话音方才刚落,就见长孙无忌已是从旁闪了出来,一派大惑不解状地发问道。
……
“时文所言之意,朕已晓得了,卿等可另有甚要说的么?”
“诸位爱卿,朕本日叫卿等前来,只为一事,几日前,波斯国王着其宗子再度来我大唐求援,卿等觉得当何如之为好啊。”
饶是李恪所言已算不得好听,何如长孙无忌脸皮实在是丰富得很,底子没半点的鲜明之色,不依不饶地又提出了条反对之定见。
太宗扫了眼赵如海,面无神采地便下了道口谕。
见得长孙无忌如此肆无顾忌地要坑害本身,李恪就算再好的脾气,那也不能忍了,虽未曾出言痛斥其之无礼,腔调虽尚算平平,但是在言语间倒是没给长孙无忌留甚情面,就差指着长孙无忌的鼻子骂其无耻了的。
“好叫父皇得知,自打得知波斯王子前来求援之过后,儿臣特地请来了几名波斯富商,以明其国之究竟,据他们所言,大食以清真教立国,国王自称哈里发,又是其教之教宗,其教义本身便严苛非常,以此内治,国必贫无疑,这本是其内政,虽有不当处,却也算不得甚大事,然,用之以对外,则必是穷兵黩武之类也,此无他,该因该教自称独一圣教,不信教者,皆属异端,又常称要将该教遍及天下,以鼓吹所谓的真神之荣光,如此过火之立国底子,必致侵掠成性,现在虽尚是疥癣之患,然,如果坐视不睬,必是毒瘤无疑,略不留意,便有伸展至西域之能够,故,须得防微以杜渐焉。”
固然群臣们纷繁进言,但是太宗却还是未曾有所表示,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一压手,表示群臣们各自站回原位,而火线才声线淡然地点了李恪的名。
看出太宗别故意机的可不止是马周,诸般顶级朝臣们也都看出了不对味来,真就不免担忧太宗会出昏招,自是谁都不敢粗心了去,一时候出列援助萧、马二人者可谓众矣。
马周心细,见得太宗较着对萧瑀的进谏不感兴趣,自不免便有些担忧太宗一时冲昏了脑筋,万一如果突发奇想地要兵发波斯,那结果须不是好耍的,这便紧着也站了出来,大声进谏了一番。
……
“去,传朕口谕,召从三品以上之朝臣马上到两仪殿议事。”
太宗漫不经心肠叮咛了一句,言语中毫不粉饰本身早已与李恪达成了共鸣之究竟,较着透着股表示之意味,当即便令敏感的诸般臣工们皆为之心弦狂振了起来。
“恪儿。”
“殿下兴趣爱好如此广泛,实在令人佩服,但是说到拨出军器以援助波斯一事,老臣便不敢苟同了,须知我大唐挞伐高句丽期近,自用尚嫌不敷,何故济人哉,此议万不成行也。”
听得太宗呼唤,正自服侍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稍有担搁,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大声应了诺。
“嗡……”
“陛下明鉴,微臣觉得萧大人所言甚是,波斯虽一贯亲善我大唐,何如离我大唐太远,力所难及也,现在之计,也唯有好生安抚其国使节,着其归去自行尽力也就是了。”
“恪儿目光能如此长远,朕自是欣喜得很,然,兹事体大,却也不能遂决之,嗯,来人!”
长孙无忌这么句问话可谓是诛心得可骇——身为皇子,不经圣上批准,暗里与别国使节会晤,不管是甚来由,那都是违制之罪,往小处说,或许还能用猎奇心过分来解释,大不了罚俸一番也就能过得关去,可往重里计算了去,那就有着私通别国,企图不轨之怀疑,那可就不是罚俸能了事了的,轻则遭贬谪,重么,闹不好就要被究查谋逆之罪了的,满殿诸般大臣们都是心智过人之辈,又怎会听不出长孙无忌的问话大有题目,一时候乱议之声便即大起了,为李恪暗自捏上把盗汗的但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