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440章 二将之争

第440章 二将之争[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初七,陈子明与杜楚客联名上了本章,说了然前番本章之谬所出,将任务一股脑地压在了吏部司郎中孙严的身上,建议将其以及其他三位卖力详细操纵选官之主事尽皆外派处所,所缺由吏部自行递补,并附上了重新选官以后的各新晋官员之去处,帝阅之,觉得可;四月初八,杜楚客又上了一本,自言御下不严,又有御前失礼之过,自请惩办,帝阅后,召其进了两仪殿,并未降罪于其,而是好言好语地安抚了一番,仍旧着其在吏部任上失职,至此,一场选官的闹剧便算是就此落下了帷幕。

太宗皱着眉头想了想,终究还是决定采纳稳妥的折中计划,很明显,太宗对薛万彻能及时拿下丸都有着相称的信心。

光阴荏苒,一转眼便已是蒲月初,已然烽火各处的辽东大地捷报频传,先是仲春二十七日,程名振所部密遣靺鞨人千余混入安市城中觉得内应,而后自率辽东军一万五千兵力两日一夜疾走三百里,连破高句丽七军寨,于夜里兵临安市城下,并不稍作逗留,在靺鞨族内应的放火造乱中,连夜急攻安市城西门,趁敌大乱之际,一举拿下西城,而后雄师入城横扫残敌,守将杨万春率残部死守府衙,战至午间,弹尽粮绝,部下死伤殆尽,走投无路的杨万春他杀而死,至此,辽之重地安市城落入了唐军的掌控当中。

这一听太宗点了名,陈子明的心中也自是无法得很,可也晓得这本就是题中应之义,谁让诸般宰辅中就只要他一人军略了得,这会儿太宗不找他出来讲事,那才真是怪了的。

选官风波起得高耸,消停下去也快,没旁的,两边既然都有让步之心机,天然都不肯此事久拖不决,所差的不过就只是个还价还价的戏码罢了,而这,无疑不算太难,毕竟陈子明也没筹算真将吏部整锅都端走,仅仅只是要了一个郎中外加三个主事罢了,两边拢共也不过只花了一个多时候便已达成了共鸣,因而乎,四天不到的时候里,选官一事便已顺利处理,两百名新晋进士、同进士除了极个别因口吃等原因,表示实在太差的以外,都已是各有去处。

“回陛下的话,如果丸都与凤城皆陷,则原定之打算当可无碍,如有一城未下,则恐难矣。”

“如何?都哑巴了,嗯?子明,你来讲!”

说?诸般宰辅们中除了陈子明精通军略以外,其他人等都是半吊子程度,值此奥妙关头,又有谁敢乱进言的,自是尽皆保持着沉默,只是各自的目光之余角倒是不免投到了陈子明的身上,明显是希冀着陈子明能站出来开一个头炮,题目是陈子明底子就没这么个筹算,这等烫手的山芋往外推都还来不及呢,他又怎肯等闲开口的,天然是装胡涂要紧来着。

三月初七,兵部尚书李勣率幽州军两万八千兵力直奔建安城(今辽宁营口),强攻三日不下,是时,程名振率辽东军赶至,联军再攻,高句丽守军不敌,苦战四日,城破,有感于攻城军队死伤四千之多,李勣愤然下了屠城令,将建安城中六万百姓尽皆坑杀,此举一出,高句丽举国振动,望风而降者当然有之,可誓死抗争之心愈坚者倒是更多,很快,李勣与程名振所部便在凤城再次遭到了高句丽军的决死抵当,连攻数日而不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