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377章 流言止于智者(一)

第377章 流言止于智者(一)[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儿臣遵旨。”

“恪儿能这么想便好,此折,朕就不睬了,恪儿自去措置也就是了。”

这一听太宗叫起的口气浑然没了昔日里的温暖,李恪的心弦当即便是一紧,但却不敢透露涓滴,先是规端方矩地谢了恩,而火线才于起家之际,将手中捧着的那厚厚一叠奏本往前递了去。

太宗看了眼那厚厚的一叠奏本,眼神里当即便有道庞大的精芒一闪而过,但却并未多言,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扬手间,自有陪侍在侧的小寺人紧着抢上了前去,接过了李恪手中的本章,转呈到了龙榻前的矮几上。

李恪才刚从屏风背面转将出来,却又不得不告急站住了脚,没旁的,只因他如果再多走上一步,就得将仿佛正要进寝宫的武秀士撞飞了去,幸亏李恪见机得快,强自收住了脚,只是气味倒是不免有些岔了开去,当场便被憋的得个面红耳赤不已,恰好又不好发作,实际上,他不但不能发作,还得紧着出言道歉上一番,但是还没等李恪开口呢,就见武秀士已是侧身从其身边行了畴昔,于擦肩而过之际,轻声地呢喃了一句莫名之言。

太宗此言一出,李恪便知本身算是过了关了的,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是稍稍一松,但却不敢有涓滴的透露,也就只是恭谨地应了一声了事。

听得李恪声色不对,众随员们又怎敢稍有拖延,齐齐躬身应诺之余,已是就此鱼贯着退出了房去……

“刘洎因言开罪,实咎由自取,朕不杀其,已是宽恕为怀,此一案,子明断得不差,转头朕自当嘉奖于其,而后话耳,临时不提,今,侍中既已出缺,为稳朝纲故,终归须得有人担纲才是,恪儿可有甚人要荐么?”

听得响动,太宗顺手将折子往龙榻上一搁,面无神采地看了李恪一眼,而火线才声线淡然地叫了起。

武秀士这么句话实在是有些个没头没尾,饶是李恪也算是聪明过人之辈了,可楞了半晌,还是没能搞懂其中之蹊跷,心中自是不免出现了嘀咕,何如场合不对,纵使满心的疑问,李恪也不敢在此际去御前诘问根底,也就只能是无法地摇了点头,疾步便往内行了去……

“子明。”

“朕此处也有份本章,恪儿且就看看好了。”

一番觐见至此,固然面色还是安静,可实际上么,李恪已然是心力蕉萃得慌了,这一听太宗如此说了,自是不肯再多拖延,紧着奖饰了一声,便即就此向外退了去。

太宗对刘洎的行事疏狂实在本来就有观点,现在其竟敢妄言要效仿伊尹、霍光,太宗自是不成能容得下其,几句话下来,便已是完整为刘洎一案盖棺定了论,此本就在李恪的预感当中,只是背面那话锋一转的题目,却又令李恪心头蓦地便是一跳。

“看完了?那就说罢,尔对此本章可有甚观点么,嗯?”

奏本不算短,洋洋洒洒数千言,可对于早风俗了看本章的李恪来讲,浏览上一遍底子不必太长的时候,只不过为急思对策之故,李恪自不会急着开口言事,而是假作当真审看的模样,脑筋全速地运转了起来,很久以后,方才面色凝重地抬起了头来。

太宗此问一出,李恪下认识地便想随便点上一人之名,无他,此际如果点了人,转头其如果真被大用了,那李恪与之无疑是有着保举之恩,稍稍发挥一动手腕,明显有着将其人皋牢到麾下之能够,就算不能,起码也能结个善缘不是?毫无疑问,这等好处自是不小,也自是由不得李恪不为之心动的,但是一想到来觐见前陈子明的交代,李恪当即便醒过了神来,恭谦而又毫不踌躇地将决定权交还给了太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