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第2页/共3页]
正如陈子明没有退路普通,长孙无忌也一样如此,事理么,很简朴,长孙一家能有眼下的繁华繁华,靠的不但是太宗的恩遇,更多的则是长孙皇后的隐蔽,倘若后续之帝王与他长孙家没有血脉干系,又怎能够会再对长孙一系如此礼遇,就算不下杀手,雪藏礼遇也属必定之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么个事理,若非如此,长孙无忌也不会明知李泰是殛毙李治的凶手,还死活要保其,现在,被太宗这么一当庭揭露了心底里的隐蔽,长孙无忌的神采刹时便已是煞白如纸普通,可却还是不肯认栽,兀自强辩个不休。
“辅机对峙要朕立李泰,莫非就因其是尔以外甥么,嗯?”
“公心?朕看你是私心满满才对,哼,泰儿自幼聪明过人,朕何尝不爱之,频频关爱,厚待之多,比之乾儿还多,可其究竟都做了些甚?窥视东宫,频频逼兄,后又害弟,如此机谋者,岂可为朕之储君,前隋之以是二世而亡,岂不正因立储不当之故么,似此蠢事,朕岂肯为之,尔如此逼迫朕立泰儿,究竟是何事理?”
“陛下,老臣觉得我朝律制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今,诸嫡子如果都不立,自当以立长为好!”
高士廉的顾忌与长孙无忌普通无二,他天然也不肯见到李恪得了势,这便紧着也出言拥戴了一把。
太宗等了半晌,见众宰辅们全都低着头,顿时又是一阵老迈的不耐,恰好又不好再呵叱众宰辅们的不识汲引,目光冷厉地在世人身上来回逡巡了好一阵子以后,终究落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储君乃是社稷之底子,实不宜久旷,众爱卿对此可都有甚要说的么?”
一听太宗这等问话,长孙无忌可就稳不住了,没旁的,概因他跟陈子明之间已是难有调和之能够,而陈子明与李恪又有着郎舅之亲,如果李恪将来登了基,断难没他长孙无忌的好果子吃,故而,哪怕先前刚被太宗发落得狼狈不堪,这会儿他也不得不强行出头建议了一句道。
太宗昔日里对长孙无忌一贯倚重,但有所请,少有不允之时,但是本日受李承乾临去上本之影响,对长孙无忌这等持宠而娇的态度却已是有些忍不下去了,不但未曾给其一个解释与申明,反倒是冷厉地瞥了其一言,从牙缝里挤出了句阴沉非常的诛心话来。
“诺!”
“陛下,老臣恳请您三思啊。”
既是猜到了太宗的心机,陈子明天然不会去干自投坎阱的蠢事,耍了招太极推手,便将决定权交回到了太宗的手中。
“卿一贯甚有远见,且就帮朕看看,那些小子们中,何人可入得东宫?”
“嗯,时文(萧瑀的字)这发起倒是有理,众爱卿觉得如何啊?”
所谓群臣保举之法,太宗不是没想过,可却感觉不是个好体例,无他,如果真成了常例,那后代之皇子怕是都会玩拉帮结派之把戏,朝纲大乱乃必定之事,决然不成取,故而,这一听长孙无忌这等言语,太宗虽未曾出言驳斥于其,却将陈子明的诗给弄了出来。
“微臣在。”
眼瞅着长孙无忌狼狈若此,太宗不忍之心不由地便又起了,倒也未曾再呵叱于其,而是一挥手,声色俱厉地便下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