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第1页/共3页]
太宗这平生最心疼的便是三位嫡子,可惜那三位不是死便是被废,剩下的另有十子之多,只不过论到宠嬖么,倒是都差不离,太宗倒是没啥偏疼不偏疼之说,不过么,说到底,太宗本人对峙谁为储君也尚未拿定主张,这会儿见萧瑀成心保荐吴王李恪,倒也不甚反对,可也没就此点头,而是将题目丢给了众宰辅们。
“陛下明鉴,臣觉得当得由群臣保举,呼声高者必贤无疑。”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实是不敢自外陛下,陛下息怒。”
房玄龄但是个夺目人,又怎会不知此际尚不到表态之时,他自是不会去保举人选,毫不含混地便表白了统统服从太宗唆使之态度。
“陛下,老臣觉得我朝律制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今,诸嫡子如果都不立,自当以立长为好!”
“陛下,老臣觉得立长虽是有规可寻,可真要保得我大唐基业千秋,还须得立贤为妥!”
高士廉的设法与长孙无忌并无甚辨别,这会儿站出来为其摇旗号令也就属再普通不过之事了的,倒是岑文本倒是保持了沉默,明显并不认同此所谓的良策,只不过他身份难堪,倒是不幸亏此际有甚言语罢了。
“公心?朕看你是私心满满才对,哼,泰儿自幼聪明过人,朕何尝不爱之,频频关爱,厚待之多,比之乾儿还多,可其究竟都做了些甚?窥视东宫,频频逼兄,后又害弟,如此机谋者,岂可为朕之储君,前隋之以是二世而亡,岂不正因立储不当之故么,似此蠢事,朕岂肯为之,尔如此逼迫朕立泰儿,究竟是何事理?”
太宗等了半晌,见众宰辅们全都低着头,顿时又是一阵老迈的不耐,恰好又不好再呵叱众宰辅们的不识汲引,目光冷厉地在世人身上来回逡巡了好一阵子以后,终究落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陛下,老臣觉得长孙大人此言甚是,古来便有立贤之说,今仿古礼为之,当是大佳!”
萧瑀就是个直性子,等了好一阵子,见世人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在装胡涂,顿时便有些按捺不住了,也不等太宗开口相问,便已是大声发起了一句道。
这一见长孙无忌等人疾呼不已,太宗明显是有些不耐了,面色阴沉地一挥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气下了最后的定夺。
这一见陈子明没有当庭保举李恪,太宗的眼神里立马有道豁然的精芒一闪而过,也没再往下诘问个不休,而是将题目又丢给了房玄龄。
“嗯,玄龄,尔又有甚人要荐的么?”
“子明。”
“微臣在。”
“嗯,二位爱卿所言也是有理,只是这贤与不贤又当如何考评才好,卿等就说个章程来与朕听听好了。”
长孙无忌自忖在朝中权势并不比陈子明稍差,如果再将李泰的支撑者收编为用,必可阻击得住李恪崛起之势,也自没去细想,应对的话语当即便脱口而出了。
太宗大有深意地看了陈子明一眼,一派随便状地便出言扣问了一句道。
“朕意已决,尔等不必再谏!”
措置了魏王李泰以后,太宗明显是不筹算让东宫在这么空悬下去了,这便面色阴沉地环顾了一下惊魂不决的众宰辅们,声线暗哑地发问了一句道。
这一听太宗喝问连连,长孙无忌自是清楚局势已去,也自不敢再强顶到底,赶快便叩首连连地告罪不已。
太宗昔日里对长孙无忌一贯倚重,但有所请,少有不允之时,但是本日受李承乾临去上本之影响,对长孙无忌这等持宠而娇的态度却已是有些忍不下去了,不但未曾给其一个解释与申明,反倒是冷厉地瞥了其一言,从牙缝里挤出了句阴沉非常的诛心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