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158章 乾坤大挪移(一)

第158章 乾坤大挪移(一)[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河工虽首要,却决然不是陈子明乐意干的活计,他自是不成能欣然承接了下来,这便先是将阎立本推了出来,而后么,话锋一转,便将话题引了开去。

“陛下明鉴,臣觉得杨大人所言方是正理,河工一事既是事关国政,再如何谨慎也不为过,详细该由何人主持大局,想必阎尚书最有发言权,别人胡乱骚动之,皆是乖谬之言,实不敷为凭!”

“陛下,老臣觉得河工乃朝廷大事也,岂可儿戏之,陈侍郎卜至工部,诸般事件尚未曾熟稔,突然外派河工,殊为不当。”

“嗡……”

这一见陈子明取出了本奏折,太宗还真就来了几分兴趣,并未再对河工一事有甚言语,而是一摆手,尽是猎奇地叮咛了一句道。

能看到太子不爽,魏王李泰天然是爽得不可,不过么,他倒是不筹算亲身出马的,这便悄悄地用背着的手打了个暗号,旋即便见尚书右丞刘洎昂但是出,大声力挺了杨师德一把。

“子明。”

“回陛下的话,臣觉得诸位大人所言皆是有理,河工者,确是国之要务也,终归须得有专才为之方好,微臣虽曾管过水利,然,不过是小打小闹耳,实非最好之河工人选,依微臣看来,我工部之将作大匠阎立本于工程之道精熟非常,有其主持河工大局,定可马到功成,至于微臣,所能着并不在河工,而在各色工坊之制作与营运,不瞒陛下,微臣这数日来,遍观我工部之诸般工坊文档,略有所得,现有本章一份在此,大胆恳请陛下御览。”

众臣工鼓噪之声未消,就见兵部尚书侯君集已是昂然从旁闪了出来,大声地发起了一句道。

一见杨师道站了出来,陈子明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无他,杨师道恰是李恪在朝中最大的助力之一——杨师道,字景猷,隋朝观王杨雄之子,娶了桂阳公主,算起来是李世民的妹夫,贞观八年任吏部尚书,当初陈子明受贬之际,恰是杨淑妃出面,走了杨师道的门路,方才保得陈子明未曾被升级利用,能出任茂州刺史一职,也是靠的是杨师道的据理力图,此番能调任工部侍郎一职,也有着杨师道在此中尽力之身分。

折子虽只十页,可宣读起来却实在不短,饶是赵如海气味悠长,念到最后,也不由有些个声嘶力竭,但是朝臣们倒是无人去责备其之失礼,全都被陈子明所奏之事震惊得不轻,无他,按陈子明所奏,在不增加太多人手的环境下,能够将铸铁以及兵器作坊的产量高质量地翻上一倍,不由如此,还提出了在关内道的夏、银、绥三州大范围开辟岩、湖盐之工程打算,明白表示一年内便可投产,两年内精盐产量将高达百万斤以上,不但可满足关内道之所需,更可向周边诸省转运。

刘洎的出列就是个信号,旋即便见吏部尚书岑文本也跟着站了出来,一样是大声力挺杨师德。

“若得擅权任事,微臣敢当军令状,两年间必见效果无虞!”

这一见侯君集与殷元一唱一和,群臣们的哗然之声自不免便更大了几分,而太宗的眉头也不由地为之一皱,但却并未急着出言表态,倒是有人看不过眼了,但见文官行列最前端的宰辅群中行出了一人,旗号光鲜地提出了反对的定见,此人鲜明恰是新任侍中杨师道——魏征于前年因眼疾辞去了侍中一职,授特进,其所遗之缺由杨师道接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