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称量公平的秤,是活着-4[第3页/共3页]
姜田便引沈惟清等人进屋,“各位官爷,请!”
那幅跟了乔娘子十年的九天玄女绣像,应是藏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奥妙,在一年前被鲍家晓得,鲍家母子动了动机,太夫人才会多次帮衬别院、又设法将乔娘子逼回鲍府侍疾。乔娘子也清楚是绣像惹的事,早就筹办了一幅假货,将本来的绣像替代。她回到鲍府后,这幅绣像还是被人盗走,小姜为她通传动静后,“不测”出错而死,而她是以连夜回庄,也病势转沉而逝。
来到姜家时,姜家母子已等待多时。姜田看着是个很墩实的男人,眼睛里却有一闪而过的夺目。姜母却双眼红肿,明显刚哭了不久。
姜田感觉有理,悄悄拿了药去京郊寻了一名极有经历的老大夫查抄。
本来狼藉的线索,至此已如珠子般串了起来。
“就为昨日那场磨难与共吗?”
于乔娘子而言,不过顺手而为;但对于姜家,当真是再造之恩。凭藉乔娘子赠的十贯钱,姜田那不俗的买卖脑筋有了用武之地,没多久便在京师站稳了脚根。
韩平北嘀咕着,细心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沈惟清的眼神有何特别之处,迷惑道:“我如何看不出?绯然姐,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但绣像中究竟藏了多么奥妙?在乔娘子汤药中加忌用药材的,又是何人?谁害了小姜?小姜身后,她病势转沉,是否因为持续服用了那些加料的汤药?
姜田也知这字条多么要紧,立马答道:“是她出事的前一天!第二天夜间,她出了事,乔娘子也回庄子里去了。”
鲍家底子没人真的在乎乔娘子的死活。既如此,又为何做出这等不吝代价的模样来?事出变态必有妖,小姜天然有了狐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