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注释[第4页/共4页]
[8]见《礼记·表记》:“夏道尊命,朴而不文;殷人尊神,荡而不静”。
[7]罗马法规定的“身份权”中,最首要的是“自在权”。没有自在,即为仆从。这就辨别了“仆从”和“自在人”。其次是“市民权”,包含参政议政、担负公职、推举被推举等“公权”,结婚、诉讼、处罚财产、建立遗言等“私权”。这是罗马百姓的“特权”。这就辨别了“罗马人”和“非罗马人”。至于“家属权”,则实际上是“父权”。这就辨别了“父子伉俪”。
[2]全天下的考古学家都没法答复,特奥蒂瓦坎人从那里来,又俄然去了那里,也不晓得他们讲甚么说话,但发明特奥蒂瓦坎城是按照太阳系的模型来制作的,其首要修建之间的间隔刚好与太阳系行星运转轨道数据分歧,是以思疑特奥蒂瓦坎是外星人的遗族。
[6]请参看赫西俄德《事情与光阴》,奥维德《变形记》。
[15]见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闭幕》。
[4]安特卫普的标牌,见刘明翰主编《天下通史》(中世纪卷)。流亡的农奴因都会而自在,见斯塔夫里阿诺斯《环球通史》。
[1]阿歇尔(Ussher),又译厄希尔、厄色尔。相干质料请参看朱狄《艺术的发源》第13~15页及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殷商卜辞中有“卜贞,臣在斗”(前二·九)的记录,吕振羽、翦伯赞两先生均猜想有效仆从的角斗演出之事。
[2]《史记·夏本纪》称:“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2]陈腐文明的缔造者都是农业民族。埃及人把本身的国土称为“克麦特”(kmt,意义是有别于戈壁的“黑地盘”);古巴比伦的一份文献称“地步是国度的生命”(见崔连仲主编《天下通史·当代卷》第101页);而在印度,“地步被谨慎地测量着”(《梨俱吠陀》)。
[13]关于城邦与百姓的解释,见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本)。
[16]法家从不会商为甚么要有君主,他们对君主和君权的保护是无前提的。
[9]见《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