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 第2章 五侯争霸

第2章 五侯争霸[第2页/共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图霸不成的宋,也只好归顺了楚国。

接到求援信的晋文公拍案而起。究竟上,宋国挨打,本来因为他们“叛楚即晋”,这是理;当年文公身为流浪公子逃亡外洋,一起走来,卫文公无礼,曹共公无礼,郑文公也无礼,宋襄公却送给他车马二十乘(读如剩),这是情。以是宋国大难临头,晋文公重耳于情于理都不能坐视不管。[24]

齐桓公可不像他的妹夫鲁桓公。鲁桓公窝囊,齐桓公雄霸。他不但不记管仲那一箭之仇,反倒委以重担。管仲也不负厚望,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际四个方面厉行鼎新,终究让齐大国崛起,一举成绩了桓公的霸业。[5]

众星拱月,有证上岗,晋文可谓“真霸主”。

这件事情对中原各国的刺激,是相称大的。这些国度多数是夏商周以后,自称夏、诸夏,也称华、中原。华,就是光,也是美;夏,就是大,也是雅。中原,就意味着文明;蛮夷,则意味着蛮横。文明人,是羞与蛮横人为伍的,更不要说甘拜下风。攘夷,应是中原诸国的共同欲望。

那么,管仲打出的灯号又是甚么?

究竟上齐桓和晋文这两代霸主,最受后代必定的就是攘夷。比如孔子的门生子路和子贡,都曾问过同一个题目:齐桓公逼鲁国杀了公子纠,纠的一名徒弟召忽殉主他杀,同为徒弟的管仲不但不死,还窜改态度去帮手桓公,这小我不仁吧?孔子却斩钉截铁地答复:当然仁!当然仁!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披发,衣衿往左边开,变成蛮横人了![13]

只不过,鲁人没有想到,本来就在黄河下流称霸一方的齐,竟会在襄公以后成为称霸天下的超等大国。

住在郊野的农夫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有司。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每属一名大夫,一名属正。属的下级是县,县的下级是乡,乡的下级是卒,卒的下级是邑。邑,是最基层的政权。邑由有司办理,向卒帅卖力;卒由卒帅办理,向乡帅卖力;乡由乡帅办理,向县帅卖力;县由县帅办理,向属大夫卖力。属由大夫办理,属正监理,直接向国君卖力。天下五属,五位属正,五位属大夫,是国君的问责工具。属管县,县管乡,乡管卒,卒管邑,一其中心集权层层问责的金字塔办理体系,便建立起来了。

但,文公以后,就两样。[28]

管仲的答复貌似有理,实在不然。获得受权?叨教谁授的?管仲说是召公奭(召读如绍,奭读如是)。受权给谁?管仲说是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他们是甚么时候的人?周初。现在是甚么时候?春秋。这个受权,是不是也太久了一点?更何况,有当明天子的受权吗?没有。

楚人仿佛也不放过郑国,因为郑国事中原的关键和流派。因而,从文王到成王,楚人五次伐郑,非逼得他们跟本身亲善不成。最后一次,郑文公几近就要扛不住了,筹算向楚国投降。想当年,郑庄公与蔡国缔盟,就是为了对于楚国。现在蔡国成了楚人的马前卒,他们还能依托谁?

究竟上,所谓“五霸”,本来就是充数。凑成五霸,则因为前有所谓“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有三王,就得有五霸,以表示今不如昔。并且,正因为有了三王五霸,才又编造出三皇五帝来(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一卷《先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