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 第2章 五侯争霸

第2章 五侯争霸[第1页/共1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鲁庄公八年(前686)十一月七日,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行刺。第二年春,篡位的公孙无知也被国人杀死,齐国呈现权力真空。因而,鲍叔牙陪着小白,召忽和管仲护着子纠,返国争夺君位。管仲那一箭,就是他和小白狭路相逢时射出的。

这得归功于管仲。

尊王与攘夷

还好,射中的是衣带钩。[1]

究竟上齐桓和晋文这两代霸主,最受后代必定的就是攘夷。比如孔子的门生子路和子贡,都曾问过同一个题目:齐桓公逼鲁国杀了公子纠,纠的一名徒弟召忽殉主他杀,同为徒弟的管仲不但不死,还窜改态度去帮手桓公,这小我不仁吧?孔子却斩钉截铁地答复:当然仁!当然仁!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披发,衣衿往左边开,变成蛮横人了![13]

实际上,尊王和攘夷,本来是同一件事。因为王室不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蛮夷太强。起先最刁悍的是犬戎,他们在商朝叫鬼方。西周灭亡,就因为犬戎攻陷镐京,追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定都洛阳的平王有力收回失地,便把沦亡区封给他的一名西垂大夫。这位大夫也不辱任务,公然收回王畿的西半,并把那边变成了秦国。他本身,则成为秦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为秦襄公。

就是厥后的齐桓公。

郑庄公的惊骇是有事理的。因为这时的楚君,恰是自称武王的熊通。这时的楚国,则正蒸蒸日上。他们早已节制了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视周边小国和蛮族部落为盘中餐、囊中物,对中原膏壤也垂涎三尺,觊觎已久。武王活着时,汉水沿岸姬姓诸国便被楚人兼并已尽。他的儿子文王继位后定都郢城(今湖北荆州市),又前后灭掉申国(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市)、邓国(曼姓,在今湖北襄阳市)、息国(姬姓,在今河南息县),征服蔡国(姬姓,此时在今河南上蔡县),把式力范围扩大到了郑国的家门口。

文明是对蛮横的弹压,而这类进步是要有标记的。对于中原民族来讲,这个标记就是束发。因为仇家发的束缚,即意味着对本身的束缚,并且是品德的束缚。是以,断发和披发,都是不文明的,乃至不品德。赤身赤身和刺青文身,也如此。因为要闪现刺青和文身,就不能穿衣服;而如果一丝不挂,透露无遗,则面子安在,体统何存?

可惜两年后的秦晋彭衙之战,孟明视再次一败涂地。晋人乃至讽刺说:将军扬言三年以后要来拜谢寡君的不杀之恩,可真是说话算数呀!那就把贵军称为“拜赐之师”吧!

军政一体。

楚人仿佛也不放过郑国,因为郑国事中原的关键和流派。因而,从文王到成王,楚人五次伐郑,非逼得他们跟本身亲善不成。最后一次,郑文公几近就要扛不住了,筹算向楚国投降。想当年,郑庄公与蔡国缔盟,就是为了对于楚国。现在蔡国成了楚人的马前卒,他们还能依托谁?

楚人是蛮夷吗?

只不过,鲁人没有想到,本来就在黄河下流称霸一方的齐,竟会在襄公以后成为称霸天下的超等大国。

以是齐桓的争霸,实在是“不争之霸”。真正的争霸,是厥后的晋楚两国。那才是一部春秋史的主旋律。其间,包含宋襄公的图霸业,秦穆公的霸西戎,都不太小插曲。

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晋文公重耳归天。秦穆公趁着晋人海内有丧得空旁顾,派出百里孟明视(百里是氏,孟明是字,视是名)、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东征,筹办偷袭郑国,以便开端建立秦国的霸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