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 第8章 注释

第8章 注释[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1]见《孟子·告子上》。

[7]见《孟子·梁惠王上》。

[15]请参看《论语·乡党》。

[26]见《韩非子·有度》。

[21]见《老子·第五十八章》。

第二章

[41]本节所述大同与小康,均请参看《礼记·礼运》。

[15]见《墨子·明鬼下》。

[3]老子是否确有其人,《老子》一书系何人所写,学术界一向有争议。我附和很多学者的观点,以为《老子》一书应当成于孔子以后,庄子之前,比墨子和杨朱还要晚一些。它的思惟泉源能够来自李耳,或老聃,或太史儋,或老莱子,但也能够只是打着他们的灯号,借壳上市。

[38]《墨子》一书的《尚同上》和《尚同中》都提及这一点。

[13]见《论语·八佾》。

[5]见《墨子·兼爱中》。

[1]见《孟子·梁惠王上》。

[14]关于墨子反对文娱,请参看《墨子·非乐上》。

[25]见《老子·第五十七章》。

[35]这段话前面另有两句,但能够看作对宣言的解释,不引。

[19]见《孟子·滕文公上》。

[29]见《墨子·尚同上》。

[2]见《老子·第七十八章》。

[6]见《墨子·非乐上》。

[16]见《墨子·公孟》。

[20]恰是这一点,决定了礼乐轨制在进入帝国期间后也没有被拔除,儒学反倒成为官方认识形状。详见本中华史第八卷。

[4]见《韩非子·内储说下》。

[38]见《庄子·至乐》。

[32]见《韩非子·扬权》。

[33]见《论语·阳货》。

[42]请参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度的发源》。

[17]见《老子·第十七章》。援引《老子》一书,最大的费事是版本题目。本书所引,多数原则上都按照高超《帛书老子校注》做了校订,与普通读者所见风行版本不尽不异。但为读者检索便利,各章所标序号仍相沿风行版本。以下均如此例,恕不一一申明。

[37]见《论语·宪问》。

[29]见《韩非子·主道》。

[14]见《孟子·公孙丑下》,文中所说齐国某地是平陆,当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13]见《孟子·经心下》。

[15]见《老子·第七十三章》。

跋文

[35]见《论语·雍也》。

[16]见《墨子·非儒下》。但学术界遍及以为,《非儒》不是墨子本人的作品。

[12]见《孙子兵法·九变》。

[7]见《墨子·天志下》。

[3]见《论语·子罕》。

第一章

[7]见《孟子·经心下》。

[36]见《韩非子·有度》。

[29]见《庄子·齐物论》。

[30]见《庄子·人间世》。

[20]见《韩非子·显学》。

[36]请参看康有为《论语注》。

[17]见《韩非子·内储说上》。

[14]见《论语·阳货》。原文是:“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此处所言,是对这句话的三种了解。

[15]见《韩非子·备内》,下引不注者皆同。

[27]请参看李零《人往低处走》。

[18]见《老子·第四十六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