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 第5章 生存之道

第5章 生存之道[第8页/共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孔子反问:何故报德?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以德抱怨,如何样?

究竟上,只讲是甚么,不讲为甚么,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也不能从底子上处理题目。因而,到战国晚期,荀子就代表儒家来讲天道。

就说做人。

那么庄子呢?

庸,就是不唱高调。

是以孙子以为,战役的最高境地,就该像行云流水,顺其天然又变幻莫测。只要能牵着仇敌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敌窜改而取胜者,谓之神)。

那么儒家呢?

老子说,真正长于从戎的,不威武;长于作战的,不气愤;长于胜敌的,不跟仇敌正面比武。这就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13]

且看庄子。

两种活法两种道

如果孙子来做解释,理应如此。

君子当自强

孙子列了五条。

荀子以后,是韩非。

彬彬,就是文质兼备,一家一半,配合适合。这条原则不但合用于高雅与朴素,也合用于文与武、刚与柔,以及统统冲突对峙的两边。是以孔子说――

老子说:先生可有甚么遗言要教诲门生的?

这就是“中”。

以是,东施效颦,是好笑的;燕雀以为鲲鹏不该飞得那么高、那么远,也是好笑的。因为对于道来讲,万物一概划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就叫“齐物论”。[27]

存亡、贫富、贵贱、穷达,都看天意,这就叫“死生有命,繁华在天”。既然如此,那就听天由命。是以,孔子固然讲天命,却只体贴命,不体贴天。[42]

商容再问:你明白了吗?

奇特的是,它在实际糊口中却常常被看作兵道。[10]

比如水,跟谁争呢?不但不争,还让。水,老是往低处流,把高处让给别人。它也老是待在人们不想去和看不起的处所,叫“处世人之所恶”;同时,又把大师都想要的送给大师,叫“善利万物而不争”。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33]

荀子讲天道,跟道家一样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