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 第3章 宋璟当国

第3章 宋璟当国[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以精确地说,唐朝宰相没有总理、副总理,全数都是国务委员。辨别仅仅在于,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尚书省正副长官尚书令和摆布仆射是当然宰相。但因为尚书令职位耐久空缺,以是总人数是六人。

这就是宋璟的刚正不阿。

没错,是常例,不是端方,更不是轨制。

姚崇和宋璟的期间,环境就更特别,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总有一个职位空缺。姚崇任中书令,就没有侍中;宋璟做侍中,又没有中书令。成果,姚崇和宋璟便自但是然地成为首席宰相,一正一副搭班子也成为不成文的常例。

女皇说:这件事昌宗已经向朕奏明,能够算自首。

姚崇说:固然如此,总得有个说法吧?

姚崇又问:比得上管仲、晏婴吗?

之前多次说过,汉、唐两代的宰相是分歧的。汉朝宰相是小我,比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的办公地点和办事机构则叫相府。唐朝宰相倒是群体。凡是有资格插手国务集会的,非论人数多少都是宰相。宰相没有正副,只要轮值主席,叫执笔。开会地点在政事堂,以是叫当局。

明显,唐朝宰相都是兼职,中书令、侍中或六部尚书才是本职。以是,他们都是上午在政事堂开会,下午归去主持各自的省务和部务事情。三省六部,才是中心当局。

其他委员为特任宰相,头衔叫“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中书令和侍中都是正三品官员。厥后,又增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相称于列席委员或候补委员。

长处和缺点也都在这里了。长处是:中书和门下两省变成了一个调和的构造,行政效力较着进步。并且因为有了本色上的辅弼,它也是一个能够问责的当局。不然,姚崇当年如何敢大包大揽地说,我签订号令,出了事情我卖力?

当然,他也是以获咎了中宗天子和承平公主。[24]

太宗天子却说:朕在朝为民,怕甚么病![19]

这是得意,也是自知。作为担负过军职的文臣,姚崇的行事气势是干脆利索又勇于担负,确切能够救时。开元三年(715)蒲月,太行山以东遭受蝗灾,处所官和老百姓都害怕天命不敢灭蝗。姚崇却说:怕甚么!民以食为天,哪有保蝗而不救人的事理?请天子陛下不要颁旨,由我签订当局号令剿除蝗虫。如果有天谴,我姚崇一人承担就是。[18]

当然。这是趋势,也是玄宗与姚崇和宋璟的共鸣。究竟证明,集权会有效果,同时也有弊端。因为权力集合在少数人手里,谁来掌权就成了关头。成果,君明臣贤则治,开元乱世是证明。君昏臣奸则败,安史之乱是证明。

代替姚崇的是宋璟(读如景)。

宋璟仿佛认识到了这一伤害。他的挽救体例,是权力集合与政务公开并行。实际上,政务公开在太宗期间就已经轨制化。当时宰相入宫奏事,中间必然要有谏官和史官;御史弹劾官员,也必然要戴法冠着法袍,当众宣读告状书。如许一来,统统都是公开透明的,谁也搞不了鬼。

姚崇却喜出望外。他欢畅地把笔一扔:哈哈!能够救时的宰相,又岂是随随便便找获得的?[17]

武则天却把这个轨制粉碎了。她要行非常之事,只能搞间谍政治和暗箱操纵。因而宋璟主张拨乱归正,玄宗也批准了他的建议。开元五年(717)玄月天子下诏:从今今后除非事关国度核心奥妙,统统政务公开,并记实在案。[2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