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 第2章 姚崇拜相

第2章 姚崇拜相[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姚崇并不谢恩。

这就不但稳住了李旦,也为事情定了调子。以后,以太上皇名义公布的圣旨便宣称公主的翅膀企图弑君谋篡,被天子奉太上皇之命讨除。李隆基的行动是以有了合法性,郭元振的感化则几近相称于玄武门之变中的尉迟敬德。[8]

明显,这是假装要杀。

这当然又是姚崇所为。某次上朝,姚崇一瘸一拐。玄宗体贴肠问:爱卿莫非有足疾吗?

假装要杀也一定是为了立威,起码并不完整如此。威当然要立,却不必然要靠杀人,实际上也没有杀。是以结论只要一个:玄宗不想要郭元振的脑袋,却想要他的职位: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位翻译成当代汉语,就是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或者参谋长联席集会主席。

玄宗问:病在那里?

姚崇答:中书令奥妙地进了岐王府。[14]

玄宗说:考虑已久。

姚崇说:臣读书未几。要说打猎,老当益壮。

当时的氛围非常严峻。朝堂外,朴重的大臣担忧张说作伪证,在他出来之前纷繁提出警告。御座前,统统的目光都集合在他一人身上,不晓得他会说出甚么话来。魏元忠沉不住气,大声叫道:张说,莫非你要伙同张昌宗诬告我吗?张昌宗则胜券在握,气势放肆地催着张说从速作证。

玄宗说:那就由你来做中书令。[12]

玄宗奇特。

姚崇说:没有足疾,只要芥蒂。

没想到,张说出来后却一言不发。

如许说,有证据吗?

姚崇说:臣是小处所官,不该与宰不异列。

有。因为就在第二天,即十月十四日,唐玄宗便当即任命别人代替了郭元振的职务。此人时任同州刺史,受命之前不过是阅兵式的观礼职员,也未曾参与粉碎承平公主个人的行动,可见玄宗的任免实在沉思熟虑蓄谋已久。是以,谁来代替那不利的郭元振,便成为解开谜团的关头地点。

这很奇特。军容不整当然牵强,兔死狗烹也一定。郭元振不是韩信,并不对皇权构成威胁,起码可烹可不烹。究竟上为他讨情的那两人,便恰是因为有功而拜相。更何况玄宗当真要杀郭元振,又岂是他们能够劝止的?

姚崇问:不靠酷刑峻法,而以仁义治国,行吗?

另一种是贤臣之忠。他们当然会恪守君臣大义,为君主的奇迹鞠躬尽瘁。但这与其说是忠于君主本人,不如说是忠于本身承认的品德原则和社会抱负。这就要求对方是贤明的魁首,起码也是合格的君主。如此,贤臣才气借助君权实现本身的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11]

玄宗说:你现在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玄宗说:这恰是朕寄但愿于爱卿的。

继任的叫姚崇。

久经疆场的玄宗天子立即就听明白了。想想看,汗青上哪一次政变不是因为表里勾搭?固然玄宗信赖岐王作为本身的弟弟不会谋反,粉碎政治端方的人却必须严惩。

上述故究竟在太像小说,以是不被野史采信。但,姚崇有这十项施政纲领是究竟,担负了中书令也是究竟,只不过要到两个月今后。本来的中书令,则被贬为刺史。[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