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3页/共3页]
我的朋友吴竹如格物工夫很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事理。倭艮峰先生诚意工夫很严,每天有日课册子。一天当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都写载下来。字都是正楷。三个月订一本,从乙未年起,已订了三十本。因他慎独严格,虽呈现妄念偶动,必然顿时降服,写在书上。以是他读的书,句句都是符合本身的良药,现将艮峰先生日课,抄三页寄回,给弟弟们看。
假定有人不读书便罢了,只要自称为读书人,就必然处置于《大学》。《大学的纲拥有三点:明德、新民、止至善,都是我们的分内事情。如果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又有甚么用?虽说能写文能做诗,博学雅闻本身吹嘘本身,也只算得一个识字的牧童罢了,岂可叫明白事理阶个有效的人。朝廷以制艺来登科士人,也是说他能代替贤人贤人立言,必须明白圣贤的事理,行圣贤的行动,可觉得官办理公众,整躬率物。如果觉得明德、新民为份外事,那虽能文能诗,而对于修身治人的事理,茫茫然不懂,朝廷用这类人作官;和用牧童仕进,又有何辨别呢?
诸位贤弟足下:
六弟抱怨本身的运气不佳,我也深觉得然。但只是小试得胜,就发牢骚,我暗笑他志向大小而心中忧愁的不大,君子的发愤,有为公众请命的度量,有内修贤人的德行,外建王者称霸天下的雄功,然后才不负父母生养本身,不愧为六合间的一个完整的人。以是他所忧愁的,是因本身不如舜天子,不如周公而忧愁,以德行没有修整、学问没有大成而忧愁。以是,固执的刁民难以感化,则忧;蛮横的夷、奸刁的夏不能征服,则忧;小人在位,贤人远循,则忧;匹夫匹妇没有获得本身的恩泽,则忧。这就是凡是所兑的悲天命而怜悯百姓贫苦,这是君子的忧愁。如果是一小我的委曲和蔓延,一家人的饥和饱,世俗所说的荣与辱,得与失,贵与贱,毁与誉,君子还没有工夫为这些去忧愁呢。六弟委曲于一次小试,自称不偶,我暗笑他所忧的东西大小了。
2致奇:这时指运气不好,遇事倒霉。
【原文】
甲三读《尔雅》,每日二十余字,颇肯率教3。六弟本年正月信,欲从罗维山处附来,男甚喜之!厥后信毫不提及,不知何故?所付来京之文,殊不甚好。在省读书二年,不见长进,男心实忧之,而无如何,只恨男不善教诲罢了。大略第一要除高傲气习,中无统统,而夜郎高傲,此最好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骄傲,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骄傲足为要。余俟续陈。男谨禀。(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