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酒娘(九)[第2页/共2页]
曹父干脆变卖产业,带着妻儿走南闯北,寻觅酿酒佳地。他们路过汾州(今山西汾阳),发明此地四时清楚,粮食丰富,水肥土沃,恰是绝佳的酿酒场合,因而定居此处,用心酿酒。
借问酒家那边有,
“你还要担当为父技术,怎能不会喝酒。”
腐败时节雨纷繁,
酒娘把花魁嘉奖的财帛,全都捐与私塾,供费事孩子识字读书。乡间邻里提起酒娘和曹家,无不竖起大拇指。提亲的媒婆快把曹家门槛踏破了,恰好不管是官宦后辈还是秀才商贾,酒娘都看不上。曹父心疼女儿,也由得她性子,曹母反倒是常常唠叨:“再嫁不出去,就在家里成了老女人,看谁要你?”
“本来是个白痴。”酒娘心中暗嗔,再读那首诗,愈发感觉景象、神韵、平仄、韵脚恰到好处,实属佳作,忍不住心生欢乐。
路上行人欲销魂。
“啊!”酒娘哪曾见过这等鲁莽之人,捂着脸回了酒铺。
酒娘嘟着小嘴撒娇:“那就陪在爹妈身边一辈子好了。”
泥土密封的窖门翻开,顿时酒香扑鼻,随风四散,周遭十里都能闻到这股异香。窖子里的酒坛原是陶土坛子,颠末酒浆的多年浸淫,竟然晶莹剔透,好像虎魄。
老秀才指着远山一片杏树:“此时杏花刚开,依鄙人鄙意,就叫‘杏花村’,如何?”
唐朝,开元乱世,恰是“纸香墨飞,词赋满江”的文豪辈出年代,文人都以能写出一首传世名诗为荣。酒馆、堆栈、青楼更是留出一面白壁,供墨客即兴挥墨。若诗写得好,不但酒肉白吃、堆栈白住,青楼女子也会喜爱有加,共度良宵,墨客在和顺乡缠绵数日,临别时赋诗一首,不但使青楼女子身价倍增,更是一段缠绵悱恻的千古嘉话。
酒娘顶着满头灰尘怯生生地钻出来,曹父一把抱起她,抛在空中稳稳接住,回身对世人说道:“明天曹家美酒开窖,诚邀邻里乡亲咀嚼。”
酒娘捧着碗抿了一小口,顷刻间嫩脸通红,剧咳不止。
再看墨客已经走至街头,酒娘顿脚喊道:“你叫甚么名字?你还会来么?”
那一日,酒娘心机狼籍,总呈现墨客依壁写诗的幻觉,几次酒钱都算错了,只是拨弄着头发,心中暗自考虑:“还差两寸就长到腰了呢。”
此话一出,几个精干小伙跑进酒窖,抬出几坛美酒,分与世人畅怀痛饮。
酒娘的俏脸没出处飞起一抹红晕,心头小鹿乱闯,痴痴望着墨客背影。
牧童遥指杏花村。
“曹某才疏学浅,还望先生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