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残稿)[第1页/共5页]
东阁子说道:“不但没有弊端,并且和蔼的很。前日大风,我从百顺胡同福顺家出来,回粉坊琉璃街。刚走到大街上,灯笼被风吹歪了。我没有晓得,哪知灯笼一歪,蜡烛火就燎到灯笼泡子上,那纸灯笼便呼呼的着起来了。我感觉不好。低头一看,那灯笼已烧去了半边,没法,只好把它扔了。走了几步。就遇见了一个巡警兵上来,说道:‘现在端方,过了十二点钟,不点灯笼就不准走路。现在已有一点多钟,您没有灯笼,可就犯规了。’我对他说、‘我本是有灯的。被风吹烧着了,要再买一个,附近又没有灯笼铺,何况夜已深了,就有灯笼铺,已睡觉了,我有甚么体例呢?’那巡兵道:‘您往那里去?’我说:‘回粉坊琉璃街去。’巡兵道:‘路还远呢,我不能送您去。前边不远,有东洋车子,我送您去雇一辆车坐国去罢。’我说:‘很好很好。’他便好好价特长灯照着我,送到东洋车子面前,看着坐上车,还摘了帽子呵呵腰才去,真正有礼。我中国官人老是横声恶气,从没有这么有礼过,我还是头一遭儿见地呢!”老残道:“巡警为迩来治国第一要务,果能如此,我中囗前程大有可望了。”
阔别繁华追求苦,闲看乾坤造化工。兴来长啸江山动。
却说老残于乙已年冬月在北京前门外蝶园中住了三个月,这蝶……(编者按:这中间丢失稿笺一张,约四百字摆布)也安适无事,一日正在家中坐着。来了两位,一个叫东阁子、一个叫西园公,说道:“克日朝廷清算新政,大有可观了。满街都换了巡警兵,到了十二点钟今后。没有灯笼就不准走路,并且这些巡警兵都是从巡警书院里出来的,大家都有端方。我这几天在街上行走,留意看那些巡兵,有站岗的,有巡行的,从没有一个跑到人家铺面里去坐着的。不像之前的巡兵,遇着小户人家的妇女,还要同人家胡说乱道,人家不依。他还要拿棍子打人家。不是到这家店里要茶吃,便是到那家要烟吃,坐在板凳上跷着一只脚唱二黄调、西帮子。这些弊端迩来一洗都空了。”
“堂堂塌!堂堂塌!”本日气候清和,鄙人唱一个道情儿给诸位贵官解闷何如?唱道:
看官,你道这小蓉为甚么管东阁子叫小明子呢?岂不骄易得很吗?实在不然,因为这北京是天子脚下,繁华的大半是旗人。那旗人的脾气,最恶嫌人称某老爷的,以是这些班子里揣摩民风,凡人出去,叨教贵姓后,立即就要叨教行几的。初度见面,能够称某大爷,某二爷,汉人称姓,旗人称名。你看《红楼梦》上,薛蟠是汉军,称薛大爷,贾琏、贾环就称琏二爷、环三爷了,就是这个别例。在《红楼梦》的时候,琏二爷始终称琏二爷,环三爷始终称环三爷。北京民风,初见一二面时称琏二爷、环三爷,若到第三面时,再称琏二爷、环三爷,客人就要发膘闹脾气,送官、封门等类的辞头汨汨的冒出口来的,必然要先称他二爷、三爷才罢。此之谓浅显亲热。若特别的亲热呢,便应当叫小琏子、小环子。汉人呢,姓张的、姓李的,由张二爷、李三爷垂垂的熬到小张子、小李子为度。这个事理不但北方如此。南边天然以苏、杭为文物声明之地,苏、杭人胡子白了,听人叫他一声“度少牙”,还喜好的了不得呢。可见这是南北的怜悯了。东阁子人本俊利,加上他的朋友都是标致不过的人,或当着极红的乌布;或是大书院的门生;或是庚子年的道员,方引见去到省;或是汇兑庄的大老板。因为有这班朋友,以是备班子见了他,无不恭敬亲热,也无人不熟谙他,才修出这“小明子”三个字的徽号,在旁人看着,比得甲等宝星还光荣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