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依然女生呀呀嘿 > 卷第十

卷第十[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孔丛子

律书释十母十二子之义,大略与今所言同,唯至四月,云其于十二子为巳,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据此,则辰巳之巳,乃为矣音。其他引二十八宿,谓柳为注,毕为浊,昴为留,亦见于毛诗注及左氏传,如诗谓营室为定星也。(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六经用字

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系之以诗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自是以后,墨客多赋桃源行,不过奖饰仙家之乐。唯韩公云:“神仙有无何迷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世俗那知伪为真,至今传者武陵人。”亦不及渊明以是作记之意。按宋书籍传云:“潜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着文章,皆题其年代。义熙之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罢了。”故五臣注文选用其语。又继之云:“意者耻事二姓,故以异之。”此说虽经前辈所诋,然予窃意桃源之事,以避秦为言。至云“不管魏、晋”,乃寄意于刘裕,托之于秦,借觉得喻耳。近时胡宏仁仲一诗,屈折有奇味。大略云:“靖节先生绝世人,何如记伪不考真?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故作斯文写幽意,要似寰海离风尘。”其说得之矣。

纳紬绢标准

鄂州兴唐寺钟

桃源行

朱梁轻赋

前所书司封失典故,偶复忆一事,尤其好笑。绍兴二十八年,郊祀赦恩,资政殿学士楼照,父已赠少师,乞加赠,司封以资政殿学士系只封赠一代,父既起码师,分歧加赠,独改封其母范氏、欧阳氏为秦国、魏国夫人。盖楼公虽尝为在朝,而见居官职须大学士,乃恩及二代,故但用侍从常格。资政殿学士施钜父仲说,已赠太子太保,加为宫傅,亦不及祖也。乾道六年,仲兄以端明殿学士知承平州。是年郊赦,伯兄已赠祖为太保,而转运司移牒承平州,云准吏部牒,取会本路曾任在朝官合封赠二代者。仲兄既具以报,又再行下时,祖母及父母已至极品,因而以祖为言,遂复赠太傅,命词给告,殊非端殿所当得。不知省部一时何所据也?

韩魏公为相,密与仁宗议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成中断,陛下断自不疑。乞内里批出。”帝意不欲宫人知,曰:“只中书行足矣。”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寿皇圣帝自德寿持丧还宫,二十五日有旨召对,与吏部尚书萧燧同引。中使先谕旨曰:“教内翰留身。”既对,乃旋于东华门熟行廊下夹一素幄御榻后出一纸,录唐贞观中太子承干监国事以相示。萧先退,上与迈言,欲令皇太子参决万几,使条具合行事件。仍戒云:“进入笔墨须是密。”迈奏言:“当亲身誊写实封,诣通进司。”上曰:“也只剪开,不如分付近上一个内臣。”迈又言:“臣无由可与内臣相闻知,惟御药是学士院接受笔墨,平常只是公家文书传达,今则不成,欲俟检索典故了日,却再乞劈面纳。”上曰:“极好。”因而七白天三得安闲。乃知禁廷机事,深畏漏泄如此。[其详见于所记见闻究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