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第1页/共5页]
“玉大民气里一想,说道:‘不必往前追,这强盗必然在这村落上了。’当时勒回了马头,到了庄上,在大街当中有个关帝庙下了马。分付部下的马队,派了八小我,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准一小我出去;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这时天已大了然。这玉大人本身带着马队上的人,步行从南头到北头,挨家去搜。搜了半天,一些形迹没有。又从东望西搜去,方才搜到这于朝栋家,搜出三枝土枪,又有几把刀,十几根竿子。
老残道:“这话如何讲呢?”老董道:“在我们此地西南角上,有个村落,叫于家屯。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户人家。那庄上有个财主。叫于朝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子都娶了媳妇,养了两个孙子。女儿也出了阁。这家人家,过的日子很为安闲。不料祸事临门,客岁秋间,被强盗抢了一次。实在也不过抢去些衣服金饰,所值不过几百吊钱。这家就报结案,经这三大人死力的严拿,竟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伴计,追出来的赃物不过几件布衣服。那强盗脑筋早已不知跑到那边去了。
“那玉大人看了,眉毛一皱,眼睛一凝,说道:‘这几件衣服,我记得仿佛是前天城里失盗那一家子的。临时带回衙门去,照失单查对。’就指着衣服向于家父子道:‘你说这衣服那边来的?’于家父子面面相窥,都回不出。还是于学礼说:‘这衣服实在不晓得那边来的。’玉大人就立起家来。分付:‘留下十二个马兵,同地保将于家父子带回城去听审!’说着就出去。跟班的人,拉过马来,骑上了马。带着余下的人先进城去。
老残内心想道:“本想再为盘桓两夭,看这风景,恐无谓的胶葛,要越逼越紧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夜遂写了一封书,托高绍殷代谢庄宫保的厚谊。天夫明,即将店帐算清楚,雇了一辆二把手的小车,就出城去了。
那知这张李二公,又亲身到配房里来伸谢,一替一句,又阿谀了半日。姓李的道:“老兄能够捐个同知,本年随捐一个过班,来岁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春季引见,便可得济东泰武临道。失署后补,是意中事。”姓张的道:“李兄是天津的首富,如老兄能够照顾他得两个保举,这捐宫之费,李兄能够拿出奉借。等老兄得了优差,再还不迟。”老残道:“承两位过爱,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将来如要出山,再为奉恳。”两人又力劝了一回,各自回房安寝。
老残拿茶壶,替他倒了碗茶。那人赶紧立起。请了个安伸谢,因说道:“听官保分付,从速打扫南书房院子,请铁老爷明后天出来住呢。将来有甚么调派。尽管到武巡捕房呼喊一声,就畴昔服侍。”老残道:“岂敢,岂敢!”那人便站起来,又请了个安,说:“告别,要回衙消差。请赏个名片。”老残一面叫跑堂来,给了挑盒子的四百钱;一面写了个领谢帖子,送那人出去,那人再三固让,老残仍送出大门,看那人上马去了。
只听外边大嚷:“掌柜的在那儿呢?”掌柜的仓猝跑出去。只见一小我,戴了亮蓝顶子,拖着花翎,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你老啥事?”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掌柜的道:“不错。不错,在这东配房里住着呢,我引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