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第2页/共4页]
到了十一点钟,只见门口肩舆垂垂拥堵。很多官员都着了便衣,带着家人,连续出去。不到十二点钟,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满了。不竭另有人来,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中安插。这一群人来了,相互号召,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寓谈阔论,谈笑自如。这十几张桌子外,看来都是做买卖的人;又有些像是本地读书人的模样:大师都嘁嘁喳喳的在那边说闲话。因为人大多了,以是说的甚么话都听不清楚,也不去管他。
一起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孤单。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感觉更加风趣。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将行李卸下,开辟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餐,也就睡
次日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内看了舜井。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日种田的处所。及至回店。已有九点钟的风景,赶快吃了饭,走到明湖居,才不过十点钟时候。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那知进了园门。园子内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只要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看那戏台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内心晓得这就是所谓梨花简了,中间放了一个三弦子,半桌前面放了两张椅子,并无一小我在台上。偌大的个戏台,空浮泛洞,别无他物,看了不觉有些好笑。园子内里,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用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背景帘子内里,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恶,但感觉那人气味到还沉寂。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前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渐渐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意去听。厥后弹了一枝大调,也不晓得叫甚么牌子。只是到厥后,全用轮指,那顿挫顿挫,入耳动心,恍如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边弹似的。这时台下喝采的声音不断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中间有人奉上茶来。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劈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低相间,红的火红。白的乌黑,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内里,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断,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普通。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显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感觉比上头的一个千沸山还要都雅,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贩子。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恰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夕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高低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