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忠言[第2页/共2页]
梁尚书强忍痛苦,挤出几个字:“多谢贺校尉!”
“如果半年以内不能停歇战事,就得动用各地的仓粮了。”
“大楚长年兵戈,不断地抽丁参军,税赋又重,百姓是真的快没活路了……”
“梁尚书忠君爱国,本日是疲累过分,一时讲错,皇上胸怀广漠,请宽恕梁尚书讲错之罪!”
“大楚国库空虚,年年不敷用,寅吃卯粮是常事。此次为了边关战事,微臣动用了国库统统的银子,也只堪堪够雄师半年的粮草。”
贺祈目光一闪,冲梁尚书微一点头,然后对行廷杖的御前侍卫说道:“梁大人年纪老迈,禁不起折腾,你们好生服侍。”
“来人!将这个胆小妄为的混账拖出殿外……”
“哪怕皇上要砍微臣的脑袋,微臣也得进言。”
天子多疑易怒,专断专行。身为臣子,想忠心进言,也得爱惜本身姓名,考虑衡量一二。
……
御前侍卫们心领神会,点头应下。
若不拦下话头,等候梁尚书的,只怕就是一顿廷杖了。
不过,贺祈口中的“程太医”,只要一小我。就是简在帝心圣眷极浓的程锦容!
梁尚书心中感激之情,没法言喻。
梁尚书惨白着脸跪下请罪,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微臣句句出自肺腑,绝无半字虚言。忠告顺耳,微臣明晓得说了这话皇上定会愤怒,倒是不能不说。”
贺祈身为御前侍卫统领,安排这点小事,不过是动动嘴皮的工夫。可这一行动,对梁尚书来讲倒是一桩极大的情面。
一旦动用仓粮,若再遇灾荒,大楚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要闹多少民乱。到当时,用不着鞑靼马队,大楚就要亡国了。
梁尚书堂堂一品大员,本日竟落得挨廷杖的“报酬”,也是前所未有了。
卖力廷杖的,是御前侍卫。
吏部苏尚书见势不妙,忙拱手为梁尚书讨情:“皇上息怒!这些光阴,梁尚书为了筹措雄师粮饷,连着熬了几夜没睡过了。一时脑筋胡涂,说话莽撞,恳请皇上饶过他这一遭。”
……
梁尚书早有筹办,沉声应道:“微臣不敢瞒皇上。这几年,大楚各地时有民乱,隐户越来越多,大片良田荒凉,没人耕作。收上来的税赋银子只要往年的一半。”
顿了顿又低声道:“梁大人一片忠心,为国为民。皇上现在怒不成遏,待今后,自会渐渐想明白。梁大人放心,皇上很快就会召大人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