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3章 杭州史研究初始

第3章 杭州史研究初始[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正秋想,好不轻易拿到了学军中学的调令,只是因为黉舍统领权的变动,看来回杭大汗青系的但愿成了泡影?只好再去找毛昭晰教员,毛传授替他出主张,说道,新建立的杭州师范学院(下称“杭师院”)正在雇用西席。我在阿谁黉舍有几个熟人,帮你问一下。

到杭师院任教

秦汉期间,只能作为一个县份;

林在一次记者采访时(注3),说道:“一九七六年我在讲授之余,写了《当代的杭州》一文,徐规教员向《杭州大学学报》保举那篇文章。论文刊载后,反应很好。编辑部的王驾吾、杨渭生传授特地找徐规先生,问道:‘林正秋是谁?’过后,徐规特别鼓励我持续尽力。”

林说:“没有,不过,我来尝尝水,如你们确切要,我归去打先容信。”

在当代史上,对于杭州单个都会史停止深切研讨的人,较闻名者,也只要二个,一是钟毓龙(注6)与他的《说杭州》,这是一种横向面对一个都会的研讨;

(注5)南宋汗青职位按“阶层史观”评价,政治偏安、军事投降、当局败北、天子昏庸、权臣当道、毒害忠良,百姓困苦。就杭州而言,侧重于前人感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注3)《一名研讨杭州的温州学者》刊载于《温州都会报》2007年11月5日”学人专栏“。

(注4)《汗青研讨》创刊于一九五四年,新中国建立后最早的一本史学期刊,为中共中心“中国汗青题目研讨委员会”创办的汗青专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讨中国和天下史,一向是天下汗青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一九九五年获天下社科优良期刊提名奖,一九九六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优良期刊(摘自收集)。

(注6)钟毓龙(1880-1970),任教浙江高档书院、杭州府中书院、浙江省立一中、杭州宗文中学等教国文、汗青、地理、修身科,后为宗文中黉舍长。特长钟鼎文,善诗词书法,曾任浙江通志馆副总编等。著有《说杭州》、《浙江地理考》、《美术年鉴/姜丹书稿》、《上古神话演义》等(摘自收集)。

《汗青研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汗青所的核心刊物,林正秋的论文是一篇有一万六千多字的长文,其内容的权威性则是无庸置疑的。

他带上了这些年来在报刊上颁发的论文与本身的简历,到了社科院,卖力雇用带领细心看了他撰写的各种论文与简历后,第一句话就问:“你有单位先容信吗?”

他必定了南宋期间杭州社会经济的生长,对于南宋军民抗金、抗元斗争,提出正面观点。实际上,如许的分别与研讨体例,在本地史学范畴可说是一个破天荒行动。

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的6、七十年代,杭州大学的理科讲授在本地学界已经有了相称名誉,特别是文史学科,堆积了一多量天下着名西席,时人有“北南开,南杭大”之说。

林正秋只得再次到社科院解释,一名社科院带领听了,对他说:“我们已看过你颁发在《汗青研讨》上的那篇《南宋期间杭州的经济文明》(1979年12期),我们正需求像你如许的写手,你尽管来吧,如果他们真的不肯放,我们也要。”

此时,杭州大学也释出筹办调林教员回汗青系的意向。

此文奠定了林在南宋故都杭州研讨最后的学术职位,踏实的史料考据,并提出初创性学术观点,对南宋持客观视角,作了必定性评价(注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