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室良臣[第1页/共3页]
“你的恩师,人称关西孔子的杨震?”李固顿时想到了此人。
刘文俄然跪下,泣道:“老奴刘文本日大胆为王爷争上一丝气运。若二位大人肯保王爷,大汉朝野必定焕然一新。”
“恩,清河王是识大抵之人,定不能容背叛之事。”杜乔心安道。
“可惜,可惜了。二位如此藏匿本身的才气,王爷晓得了必然痛心不已。这位周兄弟呢,你可愿随我去清河为王爷效力?”刘文说道。
李固回道:“我看一定。清河王一贯松散慎重,若生背叛之心,一订婚自前来与你我相同,不会让一个家臣来摸索你我。依我看,你我本在刘文算计以外,刚巧他碰到杨章,便来赌赌运气。”
李固起家道:“夫人,子坚有礼了。”
“不急,在等几日。明日我们一同先往雒阳拜见杜大人。”刘文道。本来永嘉元年,冲帝归天,李固、杜乔曾荐立刘蒜为帝。虽终无缘,但刘蒜心中一向感念李、杜二位大人恩典。几人商定,杨章、周烈随刘文车马翌日前去雒阳,钟离权则过夜店中等待兄长的动静。四人推杯换盏,直到半夜天方才作罢,各自回房歇息。
“恰是,恩师杨公大儒之才,为人朴重不阿,为官公道廉洁,我但愿犬儿今后能像杨公一样,为国恪勤竭忠,立朝正色。”
“清河王爷德才俱备,天下人共敬之,我们二人也只是适应民声,可不敢居功。更何况新君早立,我们就不说这个了吧。”杜乔说道。
“是。”勤叔无法。
杜府正厅内,老管家勤叔急步出去,见有客人,约莫五十来岁,头骨异突。再看,立即毕恭毕敬道:“本来李大人在。”此人恰是前太尉李固大人。
“刘大人,我已心灰意冷,决意不在进入宦海。此次我便是去雒阳拜谢杜乔大人昔日保荐之情,然后回籍归隐。您的美意,鄙人谢过。”杨章婉拒了刘文。
“老爷,咱家如在如许施粥下去,也撑不过一周了。”勤叔插话道。
“勤叔,我每次来,你都在,本日如何才露面?”李固笑问。
“叔荣,这孩子叫个震字?”李固问道。
杜乔、李固皆惊。
“大男人饿上几顿扛的起,莫非你要震儿一同陪你挨饿?”说话的是一名妇人,年约四十,虽身无金饰,却气质不凡,怀中抱一婴儿从内厅走将出去,这妇人非是旁人,恰是杜乔夫人徐氏。
“这老奴老谋深算,知悉你我已上不得朝堂,如何揭露?他也算的你我不能将此事知会清河王。”李固阐发道。
店内,几人相谈甚欢。刘文得知了钟离权等人遭受,也是痛骂梁氏兄妹。
“太好了,那我明日便随大人前去清河?”周烈问道。
“叔荣,无妨。他戋戋一个家奴,还兴不刮风波。莫说你我,以清河王的为人,他日发觉刘文诡事,自当会清理流派。”李固说道。
刘文道:“我家王爷系出汉室正宗,何来改朝之说?二位大人,为了大汉江山不落旁姓之手,请改拥清河王吧。”
“你是说此事清河王并不晓得?小小一个家臣,竟如此大胆,置主于水火。他就不怕你我揭露于他?”杜乔怒道。
“恪勤竭忠,立朝正色,好啊,取杨公之名,起的好。”李固细思,甚觉妙哉。
“无妨事,再过两日,月俸就到了。勤叔,下个月起,我们炊事缩半,省出余粮持续施粥。”杜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