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军国主义及对外侵略[第2页/共3页]
面对毫无道义的抢匪,与他实际公理是徒劳的,一样,面对丧芥蒂狂停止对外侵犯的日本法西斯,人们的仁慈也不能禁止其军国主义的扩大。人类的文明在它面前显得那般有力和纤细,所谓国际条约,文明国度的品德涵养,在军国主义面前,无疑是被嘲笑的工具。正如福泽谕吉所揭露的:百卷本国公法不敌数门大炮,几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
1869年,也就是明治维新第二年,“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主动建议明治当局扩放逐队,同时他还提出:“遣使朝鲜,则其无礼,如不平,则兴问罪之师,借以大振神州之威。”与其主张相照应的是明治当局的所谓“大陆政策”的运营。
这一论调到了其门生尾崎行雄那边,更成了赤裸裸的“强盗谈吐”:“兼并中国合适日本帝国之好处,亦为中华民族之幸运也,天下各国如有反对我兼并中国者,亦为反对天下之幸运也。”这远非文人一厢甘心的自慰之语,其背后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敏捷收缩起来的对外扩大的野心。
7月25日,田中义一贯日本天皇提交了一份奥妙文件,这份文件的名字叫《帝国对满蒙之主动底子政策》,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在这份奏折里,田中义一毫不隐晦地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天下,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4月,扩大主义者田中义一组阁,6月末,田中内阁召开了为期11天的东方集会――“东方”指的就是中国。这一称呼上的“错位”将田中内阁的内心天下透露无遗。在此次集会上,田中义一提出了《对华政策纲领》。这一纲领实际上是日本侵犯中国的根基目标。田中义一在这份纲领中宣称:“关于满蒙特别是东三省是在国防上及百姓保存上有严峻短长干系的特别地区,有特别的考虑的任务。”遵循这一纲领,田中内阁将侵华列为根基国策。
1842年,陈腐的中国大地被几艘“英夷”舰船轰开了国门,今后拉开了“三千年未有”的充满屈辱和伤感的汗青。此时的日本正以“切肤者”的角度察看着这个本身师从了将近两千年的古国产生的剧变。同年,魏源写就《海国图志》,此书一经传到日本,立即成为了那光阴本知识分子人手一份的体味天下的“谍报书”。也恰是此书,日本人第一次对本身、对天下有了一个开端的熟谙。
19世纪中叶今后,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西方列强在中国开领馆、通贸易、压百姓、搞治外,在这片被他们定义为“冒险家的乐土”的地盘上肆意妄为。为了更深切地体味建国后中国的环境,德川幕府派出了一条名叫“千岁丸”的货船来到上海,船上的人多为军人和贩子,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详细汇报给幕府当局。
福泽谕吉出世于1835年,被日本人称为“近代最首要的思惟发蒙家”。在明治维新之前,他就多次随幕府官员出访过西洋诸国,对西方的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