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樵夫诡计捉孟良 六使单骑收焦赞[第1页/共3页]
三关兵马中原盛,威震番庭志气酬。
是夕,六郎独坐于帐中,秉烛观书。将近二更左边,孟良果部军士悄悄来到佳盗窟。遣人缉探,回报寨中甲士各安息去了。孟良喜曰:“今番报其仇矣。”径到寨边,动部下停止于外,自轻骑杀入帐中,见六郎隐几而卧,更无一人。孟良手提巨斧,乘力向前,喝声:“六郎休走!”举斧未落,忽一声响处,孟良连人带马,陷人上坑中。帐前健军一齐抢出,用搭钧擒住。孟良带来都下二千余人,被军士围裹将来,未曾走得一个。世人押过孟良,六郎谓之曰:“量君见地,不出我神机。放汝归去,在乎调集人马来战。”围令摆布放之。孟良曰:“我虽为贼,颇知礼义,只缘顽性未除,蔽却本来耻辱。将军神人也,我安敢不伏哉?甘心倾慕以事本官,无他念也。”六郎大喜曰:“君若肯归顺于我,久后终得好项目矣。”
酒至半酣,孟良曰:“离此六十里,有芭蕉山,阵势极恶。内聚能人,埋头劫夺放火,官军无法他何。为首乃鸦州三元县人氏,姓焦名赞,生得面如赤土,眼若铜铃,四肢青筋崛起,遍身肌肉,块垒无数,使一柄浑铁锤,万夫莫近。若得此人来降顺,尤其吾党生色。”六郎听罢,欣然起曰:“吾当亲赍空头官诰,招来为将。”孟良曰:“此人至顽,本官不成轻往,须部众而去。”六郎曰:“吾以诚信待人,何故兵为哉?”是日酒散,已交三鼓。
第二十三回 樵夫狡计捉孟良 六使单骑收焦赞
却说孟良去后,岳胜曰:“孟良贼之渠魁,今幸成擒,本官何故放去?”六郎曰:“吾与此人连斗数十合,技艺不弱,心甚爱之;且今豪杰可贵,吾欲贰心折,收为部将,非徒捉之罢了。汝等试看,孟良不久又被我所擒也。”岳胜曰:“彼今此去,必再整众来战,本官用何计捉之?”六郎曰:“孟良勇力虽有,终是寡谋。离此佳山之南五里,皆峻岩峭壁,无路可行。汝引骑军二千,于此埋伏。仇敌若进此中,然后绝其回路,吾自有计算在也。”岳胜引兵去了。又唤过健军五人,分付曰:“汝几人先往山谷,假装樵夫。待仇敌间路之时,汝等便如此如此承诺。”甲士各领计而行。
时价八月中秋佳节,六使在寨中与众将弄月喝酒,怎见得中秋好景?有前人《念奴娇》词为证:
时孟良因听本官席上所言,自思曰:“我蒙三次不杀之恩,本日要人着力,地点无一人敢承其志者。不如乘彻夜悄悄偷出营寨,密往胡原谷,获得骸骨而归,少报本官之万一。”孟良筹办已定,不与世人晓得,径望胡原谷而去。
六郎与岳胜等归至寨中,商讨曰:“孟良被吾连擒二次,彼今不敢再战,必来劫寨。此回捉之,看他再有何辞?”岳胜曰:“本官奇谋妙什,非别人所能及,只恐其不来也。”六郎曰:“准定彻夜至矣。”因令世人于帐前掘下地坑,可深五六尺,上用浮木铺定。着军士远远埋伏,只留八九人藏于帐前,候仇敌入彀,即出擒之。世人依令而行,清算齐备。
是夜,酒至半酣,六使于席上谓岳胜等曰:“吾父子八人,自归大宋今后,与北番世仇。我父令公,因爪州之战,丧身于胡原谷,当时暂埋骸骨于李陵碑下。每欲遣人取回,葬于先莹(莹(ying,音盈)--宅兆。)少尽人子之道。奈偶然腹之人,代我前去,心常快快,不知何日得伸此志也。”岳胜曰:“本官此意,诚乃大孝至情。争奈番兵阻道,四下皆贼敌,难以亟取;须迟缓数年,则可计算。”六郎因潜然出涕,遂撤席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