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禅在茶中[第3页/共3页]
法净步出寺,近前见礼,道:“徒弟请施主前去叙话。”
杨安玄嗅着茶香,轻呷了一口,茶水微甜,涩中回甘,算是茶中珍品。
刘程之看到青瓷茶盏,略带调侃地嘲道:“小友真是繁华中人,这套青瓷茶具素雅可喜,倒让人忘了饮茶。”
杨安玄暗自感慨,多少年后,慧弘远师会邀集“息心贞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建立白莲社,所今后代称净土宗亦为“莲宗”。
杨安玄只作不闻,煮水、涤器、分茶,安闲施为。
清风徐来,树下世人静坐无语,沉浸在茶香当中。
来东林寺结识高僧慧远的目标已然达到,至于有甚么结果只能随缘,杨安玄信赖,跟着五净心茶的传播,他的名声天然会广为佛门人士所知。
刘程之笑道:“口渴思饮,方是饮茶真趣,直指本心,妙哉妙哉。”
三月,庐山风景如画,山披斑斓、云蒸雾绕,仿佛瑶池。
映山红朝阳光辉,鲜红似火、粉色如霞、淡紫如梦,镶嵌在遍山的新翠中,美不堪收。
摊开手掌表示杨安玄勺几粒到他手中,张诠悄悄捻动茶叶,感受着茶叶的脆爽,放于鼻下,香气淡雅清幽,不由赞了声,“好茶。”
杨安玄率先鼓掌赞道:“大师观点深切精炼,深得佛法精美。五净心茶,好名字。”
杨安玄起家行礼,笑道:“能与佛结缘,实乃小子之幸。制茶之法简朴,大师听仆道来……”
一盏茶尚未喝完,法净和尚拿着封拜帖走来,对着大师合十为礼,禀道:“徒弟,寺外有位杨施主想求见您,带着雍州刺史郗施主的信。”
刘程之不耐隧道:“大师方外之人,理那些俗人做甚。本日风和景明,正宜喝茶,俗物不见也罢。”
慧远手端茶杯放于鼻下,轻嗅着茶香,道:“此茶得南边水土灵秀,更加平淡,不似白岩寺的茶水味浓,更适禅性。”
刘程之笑道:“大师制茶地技术更加高深了,这茶香透鼻,清爽醒脑,有如谒语。”
说完,杨安玄又略略提了提择水、选器以及礼节等事,刘程之和张诠不时出语发问、相辩。
太元十一年(386年)江州刺史桓伊于庐山西北麓为高僧慧远修建东林寺,与北麓的西林寺相辅相成,成为南边佛门地圣地。
刘程之和张诠齐声贺道:“恭喜大和尚饮茶悟禅,佛法精进。”
“茶味由浓变淡,直至有趣,有如佛法所言万有一空,一空万有,诸相皆尽。”慧远浅笑端坐,口中诵佛。
相传慧弘远师兴建东林寺时,贫乏木料、沙灰等物,慧弘远师深为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