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因茶说事[第2页/共3页]
杨安玄觍着脸坐在胡藩的身边,举杯相邀道:“方才听郗公说胡兄通武善射,小弟也喜好射箭,得空还望胡兄不吝见教。”
栖心堂内暖和如春,帷幔遮挡看不到炭盆的位置,如有若无的琴声从幔后传出,全部书房清雅香幽。
被此话勾起兴趣,郗恢手中麈尘悄悄拂动,兴趣勃勃隧道:““太元十七年,郗某前来襄阳就任,路子东林寺拜见慧弘远师。蒙大师不弃,以便宜香茶接待,我与大师话茶论经,不觉达旦。郗某记得大师曾云,茶可净心悟禅,与贤侄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佺期连拜三拜,回席后道:“杨某听闻会稽王属意王绪任新野太守,王绪前去洛阳宣旨时语多不愤,杨某担忧恶了会稽王,会缠累郗公……”
胡藩有些惊奇,看着一脸镇静的杨安玄,客气道:“郗刺史谬赞。仆素闻杨太守勇猛善战,虎父无犬子,小兄弟定然箭术过人,有机遇胡某定要见地一下。”
接连穿过两道仪门来到大堂,杨安玄看到有群人在堂前迎候,中间那人白面长须,头戴进贤两梁冠,身装绛色官袍,便是郗恢了。
杨佺期笑着接口道:“昔年桓司马性好简朴,宴客之时以茶果待客,诚为嘉话。”
郗恢摆摆手,笑道:“佺期武勇过人,有你镇守新野,郗某能够放心安寝,你可罢休而为。”
杨佺期道:“下官不能常在襄阳,想让宗子安深在郗公身边伺奉,不知郗公意下如何?”
两人联袂入堂,世人随在身后。入堂重新见礼,郗恢替杨佺期引见别驾张回、治中郭俊,张回是彭城张昭以后,郭俊则是河东闻喜郭瑗的子孙。
胡藩起家来到杨佺期席前,躬身礼道:“胡藩见过杨太守。”
下车伊始,杨佺期便带了三个儿子前去襄阳城,拜谢东安伯、建威将军、雍州刺史郗恢。
离职前韦仁得了中书令王国宝授意,将库中赋税华侈近空,看着空空如也地库房,杨佺期愤然拂袖而去。
整冠振衣站起,杨佺期率三子拜倒,恭声道:“杨佺期谢过郗公相救之恩。”
见礼毕,郗恢让杨佺期在他的左边落席,杨安玄兄弟三人侍坐在父切身后。
郗恢刚上任,前秦便派左丞相窦冲率军南下,郗恢派兵抵抗,时任河南太守地杨佺期尽力共同夹攻,胜利击退窦冲。郗恢是以遭到天子嘉奖,对杨佺期大为赏识,誉之为“国之良将”,两人来往密切。
“安深贤侄现为几品?官居何职?”郗恢问道。
略思半晌,郗恢道:“那便先委曲安深贤侄在司马府任个主簿,等有了机遇再行升迁。”
郗恢入内换了身丝袍出来,看到正襟端坐的杨佺期,一摇手中麈尾,笑道:“佺期,此乃私室,且放松些。来人,献茶。”
郗恢舒眉长笑道:“茶有禅意,贤侄说得好,慧弘远师听到定要引为知己。”
杨佺期见郗恢神情愉悦,暗松了口气,刚才讲错之错算是被玄儿敷衍畴昔了。
杨佺期快步上前揖礼,道:“下官拜见郗刺史。”
“太元十三年定为五品,未曾升品”,杨佺期道:“原为河南郡主记室。”
原新野太守韦仁奉朝庭旨意进京迁升为太子中庶子,留下主簿陈深与新太守杨佺期交代。
堂上公事议完,郗恢命人排摆酒宴为杨佺期拂尘。
郗恢笑道:“佺期,有何难处固然直说,我极力互助。”